正确答案:

7.2~7.6

D

题目:细胞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原代非洲绿猴肾细胞不能分离的病毒是
  • 腺病毒


  • [多选题]临床军团菌感染的类型有
  • 庞蒂阿克热

    军团菌肺炎

  • 解析:军团菌感染临床主要有2种形式:①军团菌病(Legionnaires disease,LD),是以发热、咳嗽和肺部炎症为主要症状的军团菌感染(肺炎型);②庞提阿克热(Pontiacfever,PF),是病情较轻,以散发、头痛、肌痛为特征的非肺炎型军团菌感染。

  • [单选题]在含有牛奶乳糖的培养基中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的细菌是
  • 产气荚膜梭菌


  • [单选题]针对耶尔森菌的分离方法有
  • 使用冷增菌方法

  • 解析:耶尔森菌在4℃低温下也不停止分裂繁殖,利用这一特征可采用冷增菌方法进行分离。

  • [单选题]孕产妇死亡率的分母是( )
  • 年活产数


  • [单选题]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许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 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 解析:本题考点为充分理解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的含义。根据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暴露和效应是相对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在某个研究中可能是效应标志,而在下一级效应标志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它有可能作为暴露标志。

  •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 )
  • 多用于罕见疾病


  • [单选题]有关"接合"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F'菌与F-菌进行接合后,失去F质粒

  • 解析:带有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当F+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可转移到F-菌中。F质粒进入受体菌后,能单独存在和自行复制,但有小部分可插入到受体菌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该菌被称为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当Hfr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起发动转移作用,能通过性菌毛,高效率地转移供体菌不同长度的染色体片段给受体菌,之后进行基因重组。因F质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最后进入F-菌,因此,F-菌获得F质粒的机会是很少的。Hfr菌中F质粒也可从染色体上脱落,并可能带有整合位点邻近的染色体基因,这种F质粒称F′质粒,带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F′菌与F-菌杂交后,可使F-菌获得F质粒和供体菌的基因。这种通过F′质粒的转移过程称为性导。附加体是既可自主复制又可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并一起复制的一种质粒。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2emd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外科主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