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十二指肠液反流直接损害胃粘膜屏障
D
题目:关于应激因素所致的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
解析:在应激情况下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释放,胃酸分泌显著增多,胃粘液减少,粘粘膜上皮细胞DNA合成减少,另一方面通过兴奋交感神经使粘膜血管痉挛,使胃粘膜血流量减少、缺氧、能量代谢受影响,病变处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及5-羟色胺等活性物质,5-羟色胺刺激胃壁细胞释放溶酶体,组胺可增加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哪些表现符合萎缩性胃炎的镜下特点
黏液池缩小
可透见紫蓝色血管纹
可见颗粒状小结节
皱襞变细而平坦
解析:1)胃粘膜颜色变淡:呈淡红,灰黄,重者呈灰白或灰蓝色,可为弥漫性,也可呈局限性斑块状分布,周边境界不清,可表现为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它是粘膜萎缩镜下最早表现。(2)粘膜下血管透见:粘膜萎缩使粘膜下血管可见,萎缩初期可见粘膜内暗红色网状细小血管,严重者可见粘膜的蓝色树枝状较大静脉,血管显露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内镜特征,但应注意,在正常胃底部过度充气使胃内压过高时,胃粘膜可透见血管网。(3)粘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当注气入胃后,皱襞很快消失,空气排除后,皱襞恢复较慢,且胃内分泌物少,有时粘膜干燥,反光减弱。(4)当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腺体颈部过渡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粘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有时可见假息肉形成,而粘膜下血管显露的特征常被掩盖,镜下肉眼观察虽可初步判断肠上皮化生,但必须经胃粘膜病理检查才能确诊。故BCDE正确。
[单选题]引起吸收热的为
急性溶血反应
[单选题]关于肝性脑病的治疗下述错误的是
肥皂水灌肠
[多选题]下列疾病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机制正确的是( )
克罗恩病导致胆盐的肠肝循环受阻
胃泌素瘤高酸环境导致脂肪酶失活
甲状腺功能亢进小肠转运时间过短
硬皮病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解析: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机制:一、消化机制障碍1、胰酶缺乏 胰腺功能不足:慢性胰腺炎、晚期胰腺癌、胰腺切除术后。2、胆盐缺乏影响混合为微胶粒的形成 (1)胆盐合成减少:严重慢性肝细胞疾病(2)肠肝循环受阻:远端回肠切除,界限性回肠炎、胆道梗阻或胆汁肝硬化。(3)胆盐分解: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如胃切除术后胃酸缺乏、糖尿病或原发性肠运动障碍)。(4)胆盐与药物结合:如新霉素、碳酸钙、考来烯胺、秋水仙碱、刺激性泻剂等。3、食物与胆汁、胰液混合不均 胃-空肠吻合毕氏Ⅱ式术后。4、 肠黏膜刷状源酶缺乏 乳糖酶、蔗糖酶、肠激酶缺乏。二、吸收机制障碍1、有效吸收面积不足 大段肠切除、肠瘘、胃肠道短路手术。2、黏膜损害 乳糜泻、热带性脂肪泻等。3、黏膜转运障碍 葡萄糖-半乳糖载体缺陷、维生素B12选择性吸收缺陷。4、小肠壁浸润性病变或损伤 Whipple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克罗恩病、淀粉样变、嗜酸细胞性肠炎等。三、转运异常1、淋巴管阻塞 Whipple病、淋巴瘤、结核。2、肠系膜血运障碍 肠系膜动脉硬化或动脉炎。四、类癌综合症、糖尿病、肾上腺功能不全。E不属于此病机制。
[单选题]女,35岁,多食、多汗、消瘦、心悸半年,查体:突眼,心率增快。该患者颈部检查最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甲状腺肿大,质地柔软,触诊有震颤,听诊闻及"嗡鸣"样血管杂音
[单选题]对于门脉高压症,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分流手术主要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
[单选题]临床上以水泻、低血钾、无胃酸(或低胃酸)为特征的是 ( )
VIP瘤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4j807.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