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红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BD

题目: 患儿女性,1岁10个月,因“进行性肥胖,生长停滞,皮肤色素沉着”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6.2℃,心率123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30/90mmHg,体重21kg。辅助检查:血浆皮质醇浓度和尿游离皮质醇和17-羟类固醇排量增高。诊断为皮质醇增多症,收住儿科治疗。

解析:皮质醇增多症患儿的周围血中常出现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以及红细胞增多等改变,这种血象变化亦是皮质醇增多症的特点之一。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B、D,错误选项中最不应该的选项是A、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新生儿泌尿系感染的特点是
  • 血行感染所致以全身症状为主

  • 解析:新生儿尿路感染以全身症状突出,感染途径以血行感染为主。

  • [单选题]以下关于少尿期治疗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早期只通过脂肪提供热量

  • 解析:调整热量的供给,早期只给糖,可减少机体自身蛋白分解和酮体产生。

  • [单选题]猩红热患儿首选治疗方法是
  • 青霉素治疗

  • 解析:猩红热由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青霉素治疗效果显著。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猩红热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常见于
  • 过期产儿

  • 解析:该题是专业实践记忆题。主要考查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常见患儿是过期产儿。

  • [单选题]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突出表现是
  • 皮肤和黏膜自发性出血

  • 解析: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 [单选题]一早产儿,第二产程4小时,有窒息史。第2天烦躁不安,拒乳,突然尖叫、呕吐、阵发性青紫,面部抽动,拥抱反射消失。患儿住院后,进一步做相关检查,进行评估,诊断为产伤性颅内出血,产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是
  • 硬膜下出血

  • 解析:硬膜下出血是产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4kvok.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