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猩红热
C
题目:患儿女,7岁。发热2天,T 39℃。咽痛,咽部有脓性分泌物,周身可见针尖大小的充血性皮疹,疹间无正常皮肤。
解析:猩红热前驱期,骤起畏寒、发热,伴头痛、咽痛、杨梅舌、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出疹期,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恢复期,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一早产儿,第二产程4小时,有窒息史。第2天烦躁不安,拒乳,突然尖叫、呕吐、阵发性青紫,面部抽动,拥抱反射消失。患儿住院后,进一步做相关检查,进行评估,诊断为产伤性颅内出血,产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是
硬膜下出血
解析:硬膜下出血是产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新生儿破伤风细菌入侵的途径是
脐部
解析:新生儿主要是通过脐部感染本病,大多数是由于旧法接生所致;也有的虽是新法接生,但由于接生包消毒不好,或由于未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或由于生后脐部感染,也可发病。
[单选题]符合化脓性脑膜炎的是
脑脊液外观呈米汤样浑浊
解析:脑脊液外观混浊或稀米汤样,压力增高。镜检白细胞甚多,可达数亿/L。
[单选题]早产儿易出现呼吸暂停,其主要原因是( )
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
解析:原发性呼吸暂停 出生时胎龄小,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 呼吸调节功能障碍而引起,通常发生在生后3 左右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两次相等的年龄是
4~6天,4~6岁
解析:新生儿出生时中性粒细胞占60%?65%,淋巴细胞占30%?35%。出生后4?6天时 两者比例相等,曲线第一次交叉;之后整个婴幼儿期淋巴细胞约占60%,中性粒细胞约30%,学龄前期中性粒细胞逐渐增加,至4 ~6岁时两者比例又相等,曲线形成第二次交叉;6 岁以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
[单选题]6个月婴儿外貌较瘦弱,母亲带孩子来医院门诊检查。此时,护士应首先为其测量的指标是 ( )
体重
解析:体重是反应和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单选题]风湿热抗链球菌感染治疗药物应是
青霉素60万~80万U
解析:风湿热抗链球菌感染:青霉素60万~80万U,肌注,用药时间2~3 周,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剂量每日30~50mg/kg,分4次口服。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风湿热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上感患儿预防惊厥的主要措施是
积极控制体温
解析:主要措施是积极控制体温,避免高热惊厥
[多选题]无菌物品放置应注意
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标志明显
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
无菌包有效期为一周,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一次使用
解析:无菌物品放置应注意: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标志明显;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无菌包有效期为一周,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一次使用。故选ABCDE。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4kvr8.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