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五味子、山茱萸
C
题目:患者,男性,61岁。患消渴病,症见口渴多饮,多食,便溏,体瘦,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能体现异病同治的思想,均选用王氏连朴饮加减治疗的病证有
外感发热脾胃湿热证
湿阻湿热中阻证
[多选题]参苓白术散中含有下列哪些药物
人参、砂仁
茯苓、薏苡仁、山药
桔梗、白术
甘草、扁豆
莲子肉、大枣
[多选题]以下属于实证呕吐的发病特点的是( )
发病较急
病程较短
呕吐量多
呕吐物多有酸臭味
解析:病程短,来势急,吐出物较多,多偏于邪实,属实者应进一步辨别外感、食滞、痰饮及气火的不同。反之,若病程较长,来势徐缓,吐出物较少,或伴有倦怠乏力等症者,多属于虚证,属虚者有脾胃气虚和胃阴不足之区别。若发病急,伴有表证者,属于外邪犯胃;呕吐酸腐量多,气味难闻者,为宿食留胃;呕吐清水痰涎,胃脘如囊裹水者,属痰饮内停;呕吐泛酸,抑郁善怒者,则多属肝气郁结;呕吐苦水者,多因胆热犯胃;反复发作,纳多即吐者,属脾胃气虚;干呕嘈杂,或伴有口干、似饥而不欲食者,为胃阴不足。故正确答案为ABCE。
[多选题]噎膈的治疗原则正确的有
初起重在治标,理气、化痰、消瘀为法
后期重在扶正,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为法
治标当顾护津液
治本应保护胃气
解析:治疗原则:初起以标实为主,重在治标,理气、化痰、消瘀为法,并可少佐滋阴养血润燥之品。后期以正虚为主,重在扶正,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为法,也可少佐理气、化痰、消瘀之药。但治标当顾护津液,不可过用辛散香燥之药;治本应保护胃气,不宜多用甘酸滋腻之品。
[多选题]大乌头煎的煎服法有( )
水煎乌头,去滓,纳蜜再煎至水气尽
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
不可一日再服,不差,明日更服
[多选题]《灵枢·百病始生》中所阐发的外感病发病机理有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两实相逢,众人肉坚
猝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
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解析:原文“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 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 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故选ABCDE。避错:本题易漏选E。应理解记忆《灵枢·百病始生》原文。此段意为风雨寒热等外邪,不遇到机体正气虚弱,是不能单独侵犯人体使人生病的。突然遭遇到疾风暴雨而不生病的,是因为人的身体健壮,正气不虚,故单方面的邪气也不能致病。凡疾病的发生,必然要身体虚弱,又受到了贼风邪气的侵袭,两虚相合,才能发生疾病;如果身体壮实,又遇到四时正常气候,大多数人肌肉坚实而不发生疾病。所以说凡是疾病的发生,决定于四时之气是否正常,以及身体是否虚弱,若正虚邪实,就会发生疾病。
[多选题]桑寄生用治胎漏下血,胎动不安与其何种作用有关
补肝肾,固冲任
安胎
解析: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安胎 肾虚胎动不安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4wwm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