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NormanJ.Holter

B

题目:1957年,首先研制出动态心电图仪的学者是

解析:1957年,美国NormanJ.Holter首先发明和研制成功连续记录体表心电图的记录仪。因此,动态心电图又称为Holter监测。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
  • 以上都对

  • 解析: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亦称为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表现为静息状态时心率异常增快,应激时更快。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静息状态或轻微活动时心率即可超过100次/分,平均心率可达140次/分。

  • [单选题]将磁铁放置在患者植入起搏器部位的上方时,可引起
  • 起搏器感知功能丧失

  • 解析:将磁铁放在植入起搏器部位上方时,起搏器将暂时丧失按需(感知)功能。

  • [单选题]患者女性,46岁,胸闷、胸痛2月余,无明显诱因。相关心血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运动试验检查过程中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约1~4次/分,未见ST-T异常改变。运动试验结果应判断为
  • 阴性

  • 解析:运动试验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不能作为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但运动试验对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及检出部分高危患者仍有重要意义。

  • [单选题]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值为
  • ≤1500ms

  • 解析: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值为≤1500ms;>1500ms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2000ms提示窦房结功能障碍。

  • [单选题]年轻运动员可出现以下心电图改变,但应除外
  • 右心室肥大


  • [单选题]每搏排出量的正常值范围约为
  • 60~90ml


  • [单选题]颈动脉体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产生以下效应,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血压下降

  • 解析:颈动脉体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血压增高。

  • [多选题]关于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错误的是
  • 心室率多为140~200次/分

    多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相等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无倍数关系

  • 解析: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心室内存在与窦性心律并行的异位起搏点而形成的室性心动过速,常以一组一组的间歇形式出现,心室率多为70~140次/分,少数可达140~200次/分。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不等,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有倍数关系。这种室性心动过速多为非持续性,很少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预后较好,不需特殊处理。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4z0v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消化内科(正高) 小儿外科(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药学(士)(代码:101)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公卫助理医师 全科主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