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致热原

C

题目:输血早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原因是

解析:本题需理解和记忆,用排除法解析,致敏物多引起过敏反应,肝炎病毒引起肝炎,ABO血型不合引起急性溶血。致热原与白细胞凝集素,均可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二者的区别在于:致热原在输血后,立即发生反应,寒战,高热;白细胞凝集素引起的发热反应,属于免疫反应,主要出现在反复输血和经产妇患者中。所以早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致热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对于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的预防,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
  • 第二产程不应侧切,避免损伤

  • 解析:子宫脱垂的预防:①产后避免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尤其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②恰当处理产程,头盆不称者尽早剖宫产,以免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③积极治疗咳嗽、便秘,长期慢性咳嗽、便秘会引起腹腔内压力增加。④产褥期可进行Kegel训练。第二产程,当生产困难时,可以侧切。故选B。

  • [单选题]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 载体蛋白

  • 解析: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性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属于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易化扩散是指一些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移动过程,故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本题答案为D。

  • [单选题]男,35岁。阵发性心悸3年,发作时按摩颈动脉窦,心悸可突然终止。发作时心电图示:心室率190次/分,逆行P波,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解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心悸、胸闷、焦虑不安、头晕,少见有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与休克。ECG表现有:①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②QRS波群形态与时限均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形态异常;③P波为逆行性,与QRS波保持固定关系;④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刺激迷走神经(按摩颈动脉窦)等可使心动过速终止或减慢。故选E。

  • [单选题]高血压患者尽量做到
  • 低或中度强度的等张运动


  • [单选题]不符合肺心病胸部X线片表现的是
  • 心脏向左下扩大、靴型

  • 解析: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除可有明显肺气肿或慢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还有:①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或右下肺动脉横径/气管横径≥1.07;②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其高度≥3mm,③中央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残根"征;④右室肥大。

  • [单选题]符合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特点的是
  • 血清胆红素<221μmol/l_

  • 解析:病理性黄疸特点: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1μmol/L(12.9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③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μmol/L(2mg/dl)。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仅选项D是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 [单选题]男,30岁,头部外伤6h,伤后有一过性意 识障碍,3h后再次出现昏迷。检查左颞部 头皮血肿,左瞳孔散大。CT扫描显示左侧 颞叶硬膜外血肿。颅内出血的来源是
  • 脑膜中动脉

  • 解析:颞部硬膜外血肿出血来源最常见的是脑膜中动脉破裂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918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环境卫生(正高) 放射卫生(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口腔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MRI技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