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动脉粥样硬化

A

题目:患者,男性,65岁,2小时晨起时感乏力,不能起立,完全失语,遂送入我院;查体:意识清楚,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示意,右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若初步考虑脑血栓形成,其最常见的基本病因是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的基本病因,常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任何脑血管,但以动脉分叉处多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不是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的是
  • 血尿

  • 解析: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超过3.5g)、血清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以水肿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前两项最为典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可由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糖尿病以及继发感染(如细菌、乙肝病毒等)、循环系统疾病、药物中毒等引起。

  • [单选题](2012)疑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做陶瑟征检查时,袖带的压力应维持
  •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

  • 解析:捆缚充气臂带与测量血压的方法相同。充气加压至收缩压以上2.67kPa处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多数要求持续3min,亦有要求达5min者

  • [单选题](2000、2001)诊断缺铁性贫血最肯定的依据是'
  • 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 解析:诊断缺铁性贫血最肯定的依据是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0.15

  • [单选题]新生儿期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宜选用
  • Guthrie细菌生长抑素试验

  • 解析:①新生儿期筛查:新生儿喂奶3日后,采用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可以半定量测定新生儿血液苯丙氨酸浓度。如苯丙氨酸含量>0.24mmol/L(4mg/dl),应复查或采静脉血进行苯丙氨酸定量测定。患儿血浆苯丙氨酸通常可高达1.2mmol/L(20mg/dl)以上。②尿三氯化铁试验和2,4-二硝基苯肼试验:是检测尿中苯丙酮酸的化学呈色法,一般用于对较大婴儿和儿童的初筛。③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和尿液有机酸分析:该试验不仅为本病提供生化诊断依据,同时可鉴别其他可能的氨基酸、有机酸代谢缺陷。④尿蝶呤分析:应用高压液相层析测定尿液中新蝶呤和生物蝶呤的含量,可以鉴别三种非典型PKU。⑤DNA分析:苯丙氨酸羟化酶的编码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长臂,目前已有cDNA探针做产前基因诊断。

  • [单选题]下列可引起听神经损害的药物是
  • 阿米卡星

  • 解析:本题属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记忆型试题。备选答案药物分别属氟喹诺酮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氨基苷类和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其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引起耳毒性,表现为前庭和耳蜗功能障碍。

  • [单选题]患者,男,29岁。左下胸受压,伴腹痛、恶心、呕吐人院。查体: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120次/分,血压80/60mmHg,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 积极抗休克,同时迅速手术

  • 解析: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120次/分,血压80/60mmHg,提示休克,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提示腹腔活动性出血,因此应积极抗休克,同时迅速手术止血。

  • [单选题]关于妊娠期母体循环系统的改变,正确的是
  • 心排血量至32~34周达高峰

  • 解析:孕妇循环系统的变化如下。①心脏:妊娠后期因膈肌升高,心脏向左、上、前方移位。心脏容量至妊娠末期约增加10%,心率于妊娠晚期休息时每分钟增加10~15次。②心排血量:心排血量增加对维持胎儿生长发育极重要。心排血量自妊娠10周逐渐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临产后在第二产程心排血量显著增加。③血压:在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压偏低,在妊娠晚期血压轻度升高。一般收缩压无变化,舒张压轻度降低,使脉压稍增大。④静脉压:妊娠对上肢静脉压无影响。由于下肢、外阴及直肠静脉压增高,加之妊娠期静脉壁扩张,孕妇易发生下肢、外阴静脉曲张和痔。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97y8.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医院药学(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口腔医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