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风邪

A

题目:致病后最易出现发热恶风、汗出等症状的病邪是(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刚痉、柔痉的临床鉴别点是
  • 发热无汗与发热汗出


  • [单选题]溶剂渗透和浸出成分扩散的推动力是
  • 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 [单选题]盐炙药物时,加水溶化食盐时,一般加水量应为食盐的( )。
  • 4~5倍

  • 解析:加水溶化食盐时,要控制好水量。水的用量应视药物的吸水情况而定,一般以食盐的4~5倍为宜。若加水过多,则盐水不能被药物吸尽,或过湿不易炒干;水量过少,又不易与药物拌匀。

  • [单选题]延胡索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具有呼吸抑制、便秘等副作用

  • 解析:延胡索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有镇痛、镇静等;延胡索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其镇痛作用与中枢5-HT、NA、Ach等神经递质无关;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丑素均有镇痛作用,但以乙素镇痛作用最强。故E错误。

  • [多选题]药性偏寒,适用于风湿热痹的药物是( )
  • 防己

    秦艽

    豨莶草

    络石藤

  • 解析:祛风湿药根据其药性和功效的不同,分为祛风寒湿药、祛风湿热药、祛风湿强筋骨药三类。分别适用于风寒湿痹,风湿热痹,以及痹证日久、筋骨无力者。祛风湿热药类药物性味多为辛苦寒,入肝脾肾经。辛能行散,苦能降泄,寒能清热。具有良好的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之功,主要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经配伍亦可用于风寒湿痹。常见药物有: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丝瓜络等。故本题应选BCDE。

  • [多选题]槟榔的适应证是
  • 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食积气滞,泻痢后重

    水肿、脚气肿痛

    疟疾

  • 解析: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功效为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适应症为:1.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2.积滞泻痢,里急后重;3.水肿,脚气肿痛;4.疟疾。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ey3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放射医学(正高) 外科护理(正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初级护师 超声医学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