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埃可病毒 柯萨奇病毒A组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B组

ABCD

题目:常见引起本病的病原体包括

解析: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是一组肠道病毒,大约有20多种(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4、5、7、9、10、16型,B组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ECHO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l6)最为常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
  • B.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部分吸附,牛红细胞完全吸附 C.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完全吸附,牛红细胞部分吸附 D.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分别被豚鼠肾和牛红细胞完全吸附 E.嗜异性抗体1:32 正常人可有 正确答案:CC。嗜异性凝集反应又称Paul-Bun- nell反应。临床上常用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参考。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清中出现一种抗体,可使异种动物如绵羊、马等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此抗体即称嗜异性抗体。正常人血清中也有一种嗜异性抗体称Forssman抗体,可被豚鼠肾完全吸收或被牛红细胞部分吸收;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嗜异性抗体可被豚鼠肾部分吸收和牛红细胞完全吸收,血清病患者血中抗体可被两者完全吸收。嗜异性凝集素效价从1:50~1:224均具有临床价值,一般认为其效价在1:80以上具诊断价值。

  •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完全吸附,牛红细胞部分吸附

  • 解析:C。嗜异性凝集反应又称Paul-Bun- nell反应。临床上常用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参考。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清中出现一种抗体,可使异种动物如绵羊、马等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此抗体即称嗜异性抗体。正常人血清中也有一种嗜异性抗体称Forssman抗体,可被豚鼠肾完全吸收或被牛红细胞部分吸收;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嗜异性抗体可被豚鼠肾部分吸收和牛红细胞完全吸收,血清病患者血中抗体可被两者完全吸收。嗜异性凝集素效价从1:50~1:224均具有临床价值,一般认为其效价在1:80以上具诊断价值。

  • [单选题]血管内皮细胞分泌
  • 内皮素


  • [单选题]感染结核菌后机体可以获得免疫力,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感染结核杆菌后5%的患者可于日后因免疫力低下时才发病,为继发性肺结核,是成人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过敏性紫癜的特点
  • 血清IgA及C3降低


  • [单选题]新生儿肺出血呼吸支持应首选下列哪一项
  • 立即间歇性正压通气,给适当的PEEP

  • 解析:间歇性正压,适当的PEEP,不但可提供一定的PEEP,且可提供其他改善氧合的参数,尤为有一定的吸气峰压,可有效地扩张肺泡,减少渗出,因而治疗原发病,控制肺出血的效果更优于CPAP。

  • [单选题]正常婴儿每分钟呼吸次数为( )
  • 30~40次


  • [单选题]8个月男孩,持续高热、咳嗽、喘憋12天,加重3天,嗜睡,抽风2次,昏迷抢救无效死亡,胸片左肺下呈大片状阴影。尸检:病理所见为支气管和肺泡间质炎,病灶互相融合,气管支气管上皮广泛坏死,支气管管腔闭塞,肺实质严重炎症实变,考虑符合何种肺炎
  • 腺病毒肺炎


  • [单选题]为降低血清胆红素,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 光疗

  • 解析:光疗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最有效而方便的方法。

  • [单选题]儿童已会说短句、跑跳、翻书、与小朋友做交往游戏,尚不能分辨颜色、独脚跳。其年龄为
  • 2岁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m7j98.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核医学(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