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右输尿管结石
B
题目:
患者男性,63岁,因"右下腹绞痛1小时"急诊入院。既往有结石病史,急诊B超提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中下段显示不清,左肾及输尿管未见异常。查体:双肾区无隆起,左肾区叩击痛(-),左输尿管行径区压痛(-),右肾区叩击痛(+),右输尿管行径区压痛(+),膀胱区无膨隆,膀胱区压痛(-)。
解析:该患者有结石病史,急诊B超提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中下段显示不清。考虑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为右侧输尿管结石。故B选项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有关协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协调是减少内耗、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
协调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协调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协调的本质在于解决各种矛盾
[多选题]对截瘫患者泌尿系护理,下列正确的是 ( )
早期应留置导尿管
持续2周后应改为定时开放
发生泌尿系感染可冲洗膀胱
解析: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摄入2 000 mL以上液体,多排尿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以减少细菌黏附作用。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而增加细菌停留的机会,保持引流通畅,做好尿道口的清洁,防止感染发生。预防腔外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及尿道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用0.25%碘伏消毒尿道口、尿管及周围皮肤。引流管及引流袋应低于膀胱位置。引流管脱开后要严格消毒后再连接,更换导尿管时严格无菌操作,每3 d更换引流袋1次。
[多选题]美国社区护理服务的特点包括
团队作用明显
以人群健康为中心
社区护理机构与医院衔接紧密
解析:美国社区护理服务特点:以人群健康为中心、团队作用明显、社区护理机构与医院衔接紧密、社区护士整体素质较高。
[多选题]肿瘤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包括
患者平卧12~24h
术侧下肢严格制动6~8h
加压包扎处按压1~2h
术后24h解除加压包扎
解析:术后护理
(1)协助患者上床平卧12~24h,术侧下肢严格制动6-8h,严禁弯曲。加压包扎处按压1~2h。观察穿刺点是否有渗血及血肿,若有渗血或绷带松动应给予重新加压包扎。术后24h解除加压包扎,观察穿刺部位并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无菌敷料覆盖。
(2)严密观察术侧下肢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的变化。穿刺侧下肢有无疼痛及感觉障碍,若趾端苍白、小腿疼痛、皮肤温度下降、感觉迟钝,则首先检查是否包扎过紧,导致血管严重受压,其次提示有无下肢血管栓塞的可能。
[多选题]围绝经期妇女心理改变为
焦虑心理
悲观心理
个性及行为改变
偏执状态
抑郁症
[多选题]用臭氧消毒空气,必须是在封闭空间,并且
室内无人条件下进行
消毒后至少过30分钟才能进入
解析:臭氧对人体皮肤有伤害,故消毒时人必须离开房间,消毒后待房间通风后闻不到臭氧气味时才可进入(大约在关机后30min),答案为AB。
[多选题]肌内注射部位易发生硬结的原因有 ( )
药液刺激性大
药液注入过浅
药液浓度过大
药液相互作用
注射药量过大
解析:药物因素:肌注用药主要有溶液、混悬液、油剂、粉剂及结晶等,药物理化性质、pH值、剂量浓度不同,致药物吸收速度不同,与硬结形成密切相关,若溶液浓度过高,又属高渗状态,不易吸收,反而可吸收周围组织水分,致局部肿胀,形成硬结;某些药物若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多次,也可致硬结形成;若药物粘稠度大,溶解度小,扩散吸收较难,可因吸收缓慢致硬结形成;某些药物如氯喹等易在注射处析出结晶,吸收较难,产生硬结;药物化学刺激性强,如氨茶碱、氯霉素等,可致注射部位疼痛,甚至产生硬结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okk.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