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CT的应用范围不包括
  • 正确答案 :B
  • CT检查不能包括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器官

  • 解析:CT检查几乎可包括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器官。

  • [单选题]CT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正确答案 :A
  • 数模转换器

  • 解析:数模转换器是CT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 [单选题]关于CT发明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奖项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1972年4月,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在北美放射年会上宣读了关于CT的第一篇论文,宣布了CT的诞生

  • 解析:1972年4月,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一起,在英国放射学研究院年会宣读了关于CT的第一篇论文;同年11月,在芝加哥北美放射年会也宣读了他们的论文,并向全世界宣布了CT的诞生。

  • [单选题]与在X线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无关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旋转阳极

  • 解析:X线产生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①电子源:通过X线管灯丝通电加热而获得在灯丝周围形成的空间电荷。②电子高速运动:必须使电子高速运动具有动能。通过球管两端施以定向直流高压和维持X线管内高真空来满足。③高速电子骤然减速:是阳极阻止的结果。阳极的作用:一是阻止高速电子产生X线,二是形成高压电路的回路。阳极上接受电子撞击的范围称为靶面,阳极靶一般用高原子序数、高熔点的钨制成。

  • [单选题]关于CT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由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共同发明

  • 解析:CT的发明人是亨斯菲尔德教授。

  • [单选题]CR系统中记录X线影像的是
  • 正确答案 :A
  • IP

  • 解析:IP是CR成像系统的关键元器件,是采集或记录图像信息的栽体,并代替了传统的屏/片系统。

  • [单选题]以螺旋CT扫描技术分界,此前的CT扫描方式称作
  • 正确答案 :A
  • 非螺旋CT扫描方式

  • 解析:螺旋CT扫描技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此前的扫描方式称为非螺旋CT扫描方式。

  • [单选题]CT的应用范围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可做人体能量代谢研究

  • 解析:人体能量代谢研究是MRI的影像特点。

  • [单选题]螺旋扫描的球管阳极冷却率一般大于
  • 正确答案 :E
  • 1MHU/min


  • [单选题]关于各代CT机结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第五代CT机扫描机架是连续、单向的旋转

  • 解析:第五代CT机又称电子束CT,没有球管的旋转。

  • [单选题]国际通用CT的英文全称是
  • 正确答案 :D
  • Computer Tomography

  • 解析:自CT问世以来,对其曾经有过几种不同的称呼,如CT、CAT、CTT、CTAT等。后来,国际统一采用的名称是Computer Tomography简称CT,系指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 [单选题]关于CT分代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单层螺旋CT的探测器数目与第三代CT机相比没有数量的增加和材料的改变

  • 解析: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螺旋CT;CT的发展通常以"代"称呼,螺旋CT出现后,CT的改进和发展则不再以"代"称呼;CT的发展历经了第一代到第五代的过程;第一、二代CT采用的都是旋转一平移扫描方式。

  • [单选题]需要做CT增强扫描的是
  • 正确答案 :B
  • 颅内肿瘤

  • 解析:颅脑扫描方法的选择: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等一般只做横断平扫;脑肿瘤、脑脓肿等先做平扫然后增强;脑血管畸形等可傲脑部CTA;脑瘤术后可直接增强扫描。

  • [单选题]X线的发现者是
  • 正确答案 :A
  • 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

  • 解析:X线被发现的时间:1895年11月8日;发现者: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

  • [单选题]关于颅脑CT扫描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冠状位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垂直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wd0nz.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中医妇科学(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卫生管理(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MRI技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