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检测药材酸不溶性灰分时加入的酸是
  • 正确答案 :E
  • 10%的盐酸

  • 解析:答案:E灰分测定法   (1)总灰分测定法   (2)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乙醇量测定法   浸出物测定法   指用水或其他适宜的溶剂对药材和饮片中可溶性物质进行测定。   以药材浸出物的含量作为其质量标准的测定。一般用于该药材的活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不清或含量很低或尚无精确的定量方法时采用。具体操作时分为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 [单选题]具有补血,止血功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阿胶

  • 解析:阿胶呈长方形块、方形块或丁状。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微甘。功能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答案选C

  • [单选题]区别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主要依据是
  • 正确答案 :C
  • 生理功能的差异

  • 解析:答案:C。区别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主要依据是生理功能的差异。

  • [单选题]关于木炭干燥法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木炭一般用滤纸捆扎

  • 解析:答案:D木炭干燥法   先将木炭烘干,然后用皮纸包好,夹置于易潮易霉的中药内,可以吸收侵入的水分而防霉虫

  • [单选题]关于散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液体药物不能制成散剂

  • 解析:散剂是指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眼用散应为极细粉,并要求无菌;单味化学毒剧药应制成倍散;儿科及外用散应为最细粉。液体药物也能制成散剂。故本题选B。

  • [单选题]十二经脉中足太阴脾经在肢体的循行是
  • 正确答案 :E
  • 下肢内侧前线

  • 解析:答案:E。十二经脉中足太阴脾经在肢体的循行是下肢内侧前线。

  • [单选题]镇肝息风汤中配伍生麦芽的主要用意是
  • 正确答案 :A
  • 疏肝理气

  • 解析:答案:A。镇肝息风汤【组方原理】   君——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且补益肝肾。   臣——代赭石、龙骨、牡蛎,降逆潜阳,镇肝息风。   佐——龟板、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以制阳亢;   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泻肝阳,条达肝气,以利肝阳之平降。   使——甘草调和诸药,合麦芽和胃调中。   全方标本兼治,以治标为主。

  • [单选题]五行相克的关系中,火的"所不胜"是
  • 正确答案 :D
  • 解析:答案:D。五行相克的关系中,火的"所不胜"是水。

  • [单选题]下列对于中医从业人员的要求论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对于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学的人员以及确有专长的人员,可以不进行资格考试,直接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后,从事中医服务活动


  • [单选题]在梅雨、炎热季节,银耳常需用
  • 正确答案 :E
  • 低温养护法

  • 解析:在梅雨、炎热季节,银耳常需用低温养护法。故答案选E。

  • [单选题]影响药物升降浮沉转化的条件是
  • 正确答案 :A
  • 炮制和配伍


  • [单选题]软膏中油脂性基质选用的灭菌方法最好是
  • 正确答案 :C
  • 干热空气灭菌法

  • 解析:答案:c油脂性基质应先加热熔融,趁热滤过,除去杂质,再经150℃干热空气灭菌1小时并除去水分。

  • [单选题]钩藤中具降血压作用的成分是
  • 正确答案 :E
  • 钩藤碱和异钩藤碱

  • 解析:答案:E钩藤中具降血压作用的成分是钩藤碱和异钩藤碱

  • [单选题]下列宜切厚片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茯苓

  • 解析:茯苓属于质地松泡、黏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药材,故易切成厚片。

  • [单选题]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红或绛,脉数有力。宜用
  • 正确答案 :A
  • 安宫牛黄丸

  • 解析:答案:A。【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红或绛,脉数有力。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 [单选题]花鹿茸二杠的皮色与锯口面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D
  • 外皮红棕色,锯口面有致密的小孔,外围无骨质

  • 解析:答案:D花鹿茸:   ①锯茸:   呈圆柱状,多具1~2个分枝。   具一个侧枝者习称“二杠”   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枝顶钝圆   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较主枝略细,长9~15cm   顶端钝圆而微弯   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   密被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   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   锯口面黄白色,外围无骨质,   中间密布蜂窝状细孔   体轻,气微腥,味微咸   具2个侧枝者习称“三岔”   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而微扁   分枝较长,先端略尖,   下部有纵棱线及突起的小疙瘩   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   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   但主枝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   下部有纵棱筋   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   锯口外围多已骨化   体较重,无腥气   ②砍茸:为带头骨的茸,茸形与锯茸相同   两茸相距约7cm,脑骨前端平齐,后端有1对弧形骨分列两旁,习称“虎牙”   外附脑皮,皮上密生茸毛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wd4o4.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急诊医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核医学技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