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E

题目: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发现炭疽病畜后,应在多长时间内采取措施隔离消毒
  • 6小时


  • [单选题]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 解析:本题考点为混杂偏倚产生的原因及效应。混杂偏倚是混杂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不均时产生的。在设计阶段认识到混杂因素,通过限制、匹配、随机化等方法加以控制则可以避免混杂偏倚,故A不正确。混杂因素不是特定的某些因素,也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可能与研究结局相关的因素,只是在研究中不再关注这类因素的效应。因此B、E不正确。若暴露因素与结局存在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的因果联结方式,则混杂因素引起的间接关联会歪曲直接关联的效应,因此C不正确。多元分析的原理即是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变化后,其中一个因素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结局变量变化的大小。因此,在多元分析模型中,纳入模型的自变量(暴露因素或混杂因素)的效应均能估计出来,D正确。

  • [单选题]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10%,B人群为1%,则下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
  • 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


  • [单选题]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
  • 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

  • 解析:本题考点为对病因模型或因果关系思维框架的认识。生态学模型强调宿主(机体)和环境的整体性,疾病因素模型将病因分为远外围和近机制两个层次,病因网模型强调多病因的链接和交错形成的系统性。因此,病因包括疾病发生过程所涉及的所有因素。答案A来自生态学模型,答案B来自疾病因素模型。答案C将病因仅限于致病因素(动因),为选错的答案。答案D来自于新的医学模式(型)。答案E来自病因网模型。

  • [单选题]伯氏疏螺旋体的主要传播媒介为

  • [单选题]计算变异系数是因为
  • 比较两组的单位不同或相同而均数相差较大


  • [单选题]碘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 肾脏

  • 解析:肾是碘的主要排泄器官,每天摄入的碘,有85%从尿中排出,有10%从粪便中排出(主要是有机碘),其余的从汗、毛孔排泄。

  • [单选题]统计学上随机抽样目的是
  • 消除样本偏性


  • [单选题]患者,男性,43岁。农民,广东潮阳人。患者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度头痛,四肢抽搐、两眼上翻、意识不清,持续约1分钟后自行缓解,当时无发热。此后反复发作3次。曾在当地按“癫痫”治疗效果不好。体格检查:体温36.9℃,神志清。颈软,心肺听诊(-),肝脾肋下未触及,在头部及躯干可扪及多个皮下结节,椭圆形。大小为0.5~1cm,质韧,无压痛,无粘连。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反射(-)。颅脑MRI检查发现颅内多个直径<1cm的占位病变。本病例的诊断首先考虑的是
  • 脑囊尾蚴病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zv44.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环境卫生(副高) 中药学(副高)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麻醉学专业知识 药学(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