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预防肝性脑病

C

题目:患者输血的目的不包括

解析:为患者输血不能减少体内氨的生成与吸收,故无法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体温高低不一,日差>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水平以上的热型称为
  • 弛张热

  • 解析:A.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B.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C.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反复发作。D.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E.波浪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日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故本题干描述的热型为A。解题关键: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 [单选题]热力消毒灭菌法的原理是
  • 使菌体蛋白及酶变性凝固

  • 解析: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故本题选E。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未彻底掌握热力消毒灭菌法的原理,容易错选A项,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致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该知识点应该理解记忆。

  • [单选题]患者,男性,17岁,体重50kg,烧伤面积80%。护士为其计算的第一个24小时应补液体的总量是
  • 8000ml

  • 解析:根据烧伤补液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烧伤面积×体重×1.5+2000,可算得应补8000ml。

  • [单选题]患者,男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出血停止,大便隐血阳性,出血期间,患者大便呈
  • 柏油色

  • 解析:当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以及胰腺和胆道等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铁,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铁,从而使粪便呈现黑色。这种黑色大便黑而发亮,外观性状如同柏油,故也称为柏油样便。排柏油样大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表现。故答案为C。

  • [单选题]患者,男,60岁,高血压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医嘱应用噻嗪类药物治疗,护士病情观察时应警惕下列哪项不良反应
  • 低钾血症

  • 解析:噻嗪类利尿剂利尿的同时会排钾,故容易出现低钾血症。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2553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结核病(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口腔学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