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LT>1000U/L

A

题目: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无提示意义的是

解析:急性或局限性肝损害   (2)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3)A/G比值倒置 肝外因素 (1)低蛋白血症见于: (2)高蛋白血症:主要是因球蛋白增高引起。 肝脏病常用的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包括: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碱性磷酸酶(ALP)   γ-谷氨酰转移酶(GGT,γ-GT)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 (LDH1、LDH2、LDH3、LDH4、LDH5)   ALT存在非线粒体内  80%AST存在线粒体内 ALT、AST:   ①急性病毒性肝炎:ALT/AST >1;   ②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ALT/AST <1;   ③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程度;   ④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轻度增高或正常;   ⑤急性心肌梗死:6~8小时后AST增高。   注:转氨酶的升高程度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   终末期转氨酶活性正常或降低。 ALP:ALP增高见于:   ①肝胆系统疾病: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胰头癌、胆道结石,ALP明显增高。   ②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骨肉瘤、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恢复期等,ALP均可增高。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GGT)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   肝癌和肝内阻塞:诱发肝细胞产生GGT增多,同时肝癌细胞也合成GGT,可达参考上线的10倍以上;   肝脏疾病:急性肝炎GGT呈中等度升高;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   LDH及其同工酶:   LDH广泛存在机体的各组织中,特异性较差。   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8~18小时开始增高;   ②肝脏疾病:急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尤其是转移性肝癌);   ③恶性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两对半检查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酸味药的适应证是
  • 脾虚泄泻

  • 解析:酸性药物具有收敛之功,可以治疗统摄不固之类的疾病,且对虚性更好,故正确答案选E。

  • [单选题]某研究人员开展多环芳烃危险度评价的工作。其中一个步骤是确定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进入人体后是否对机体产生肿瘤诱发等有害效应。这属于
  • 危害鉴定

  • 解析: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一般分四个阶段进行:①危害鉴定。危害鉴定是危险度评价的第一阶段,即定性评价阶段。通过毒理学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所得资料,可判断某物质对各种生物系统和人的毒性和危害性。②暴露评定。估计人群对化学物质暴露强度、时间和程度。是否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根据危险人群(暴露组)暴露于某物质的量求得。全面掌握暴露特征是十分重要的。暴露特征包括有毒物质理化特性及其释放情况、在环境中的转归与分布、暴露途径、暴露浓度、暴露持续时间和暴露人群的特征等。③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剂量一反应关系是指一定剂量的化学或物理因素与机体接触后,产生某种效应的个体数在群体中所占比率。它是危险度评价的核心部分,也是定量评价阶段的开始。④危险度特征分析。危险度特征分析是危险度评价的最后阶段。通过计算求得危险人群(暴露组)的反应率,即该人群的健康危险度。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29e7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环境卫生(正高) 卫生管理(正高) 风湿病(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