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心、肝、胆、脾、肾

D

题目:不寐的主要病机与气血阴阳失调有关,涉及的脏腑有(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小便短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舌红,脉数。其证候是
  • 下焦热盛

  • 解析:患者为血证之尿血,伴有小便短赤灼热,血色鲜红等,此皆为实热征象,故辨证为下焦热盛证。

  • [单选题]患者李某,男,64岁。胃脘疼痛,状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此证的治法是
  • 活血化瘀,和胃止痛


  • [多选题]以下哪项不是引起呃逆的常见病因
  • 感受外邪

    劳逸过度

  • 解析:1.饮食不当:进食过快、过冷、过服寒凉药物→寒滞于胃→上逆动膈→呃逆。过食辛辣煎炒,醇酒厚味,过服温补药物→燥热内生,腑气不通→气逆动膈→呃逆。 2.情志不遂:恼怒→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逆动膈,出于喉间→呃逆。忧思→伤脾→运化失职→痰浊 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 →逆气夹痰浊上逆动膈→呃逆。 3.体虚病后:素体不足,年高体弱,大病久病,正气未复 →损伤中气,或胃阴不足→胃失和降→呃逆。吐下太过,误治伤中,病深及肾→失于摄纳→冲气上逆→挟胃气上逆动膈→呃逆。

  • [单选题]对"五劳"、"六极"、"七伤"的具体内容作了说明的的中医著作是
  • 《诸病源候论》


  • [单选题]患者潮热,热势较高,每于下午3~5时热甚,此种潮热称为
  • 日晡潮热


  • [单选题]风热犯肺和痰热郁肺证咯痰的特点
  • 咯痰不爽

  • 解析: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沙哑,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喉燥咽痛,口渴,鼻流黄涕,头痛,肢楚,恶风身热,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痰热郁肺证: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稠色黄,或有腥味,难咯,咯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故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绕阴器的经脉是
  • 足厥阴经


  • [多选题]以下中哪些是治疗黄疸病,阳黄湿热兼表证的代表方剂
  • 甘露消毒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解析:甘露消毒丹,为祛湿剂,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茵陈蒿汤,为祛湿剂,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表、散寒、利湿之功。小建中汤,为温里剂,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茵陈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湿行水,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故本题选择AC。避错:1、本题易错选B。避错方法:茵陈蒿汤,虽可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但无解表之功,故排除之。2、易漏选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原文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该方有解表、散寒、利湿之功,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散、湿热蕴郁而致的黄疸。故亦选之。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2n7n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眼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 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