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尿红细胞形态

E

题目:女,4岁,半年来多次发现尿色混如米汤,尿常规镜检红细胞8~10/HP,其父亲有肾结石病史。

解析:患儿临床表现为血尿,诊断应首先区分为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最有助于诊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给予本病儿最恰当的治疗是
  • 阿司匹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

  • 解析:阿司匹林具有减轻急性炎症反应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可阻断急性炎症反应并具有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作用,所以二者联合用药,效果更为明显,并大幅度减少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糖皮质激素则主要用于对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抵抗的患儿。

  • [单选题]7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患儿,已服用泼尼松2月,近1月来出现低热、盗汗、纳差、咳嗽,PPD皮试(—),胸片示右上肺可见小片状阴影,应考虑合并
  • 原发性肺结核


  • [多选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的主要因素有
  • 缺氧缺血致肠壁血灌注减少

    病原菌直接侵入肠黏膜

    肠黏膜微循环障碍

    内毒素激活细胞因子

  • 解析:ABC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不成熟早产儿胃酸分泌少,胃肠动力差,蛋白酶活性低,消化道黏膜通透性高,消化吸收和局部免疫反应低下,因此,在感染、肠壁缺血缺氧、不适当的肠道喂养等致病因素作用下易导致肠道损伤引发NEC。感染,败血症或肠道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可直接损伤黏膜或间接通过增加炎症介质如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 (TNF)等的释放,引起肠黏膜损伤;肠黏膜缺氧缺血,摄入境高渗乳及高渗溶液。

  • [单选题]男,5岁,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全身节律性抽动2年,每次发作持续3~4分钟,每 1~2周发作1次,查体无异常,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脑电图检查

  • 解析:D。该患儿可疑诊断癫痫。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不仅对癫痫的确认,而且对临床发作分型和转归分析均有重要价值。脑电图中出现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等癎样发放波者,有利癫癎的诊断。

  • [单选题]10岁男孩眼睑水肿尿少3天,伴有血尿。血压130/100mmHg,尿蛋白(++),红细胞满布视野,细胞管型2~3/HP。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最有意义
  • 血补体CH50,C3,C4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50yzg.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心血管内科(副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老年医学(副高)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MRI医师 公共卫生管理 全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