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增强非营养性物质极性,利于排泄

E

题目: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是

解析:肝脏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①对体内大部分的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化,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低或消除。②增加非营养物质的水性或极性,从而易于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但应该指出的是,有些非营养物质经肝的生物转化作用后,虽然溶解性增加,但其毒性反而增强,有的还可能溶解性降低,不易排出体外。故本题答案为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表示某地1990-1994年肝炎病例的年龄分布,应该采用
  • 直方图

  • 解析: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比重用百分直条图或圆图;表示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分布情况用直方图;表示两事物的相关关系用散点图;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数值的大小用直条图;表示连续性资料的发展变化或一事物随另一事物变迁的情况用线图。

  • [单选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卫生部审批通过

  • 解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卫生部备案。

  • [单选题]DukesB
  • 穿透肠壁,但无淋巴转移

  • 解析:Dukes分期(1935年):   A期癌肿浸润深度限于直肠壁内,未穿出深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   B期癌肿侵犯浆膜层,亦可侵入浆膜外或肠外周围组织,但尚能整块切除,无淋巴结转移。   C期癌肿侵犯肠壁全层或未侵犯全层,但伴有淋巴结转移:C1期癌肿伴有癌灶附近肠旁及系膜淋巴结转移;C2期癌肿伴有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尚能根治切除。   D期癌肿伴有远处器官转移、局部广泛浸润或淋巴结广泛转移不能根治性切除。   大肠癌的TNM分期   T 原发肿瘤。   Tx 不能估计原发肿瘤   T0 未发现原发肿瘤Tis 原位癌   T1 肿瘤侵犯粘膜层   T2 肿瘤侵犯肌层   T3 肿瘤侵犯肌层穿入浆膜下,或穿入腹腔动脉或直肠旁组织,但未穿破腹膜。   T4 肿瘤穿破脏层腹膜,或直接侵犯其他器官或组织。   N 局部淋巴结   Nx 不能估计局部淋巴结   N0 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N1 转移到1-3个结肠旁或直肠旁淋巴结   N2 有4个以上结肠旁或直肠旁淋巴结转移   N3 转移到任何主要血管旁的淋巴结   M 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 [单选题]对诊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最有意义的是
  • 超声心动图发现舒张期室间隔左室后壁的厚度之比≥1.3,伴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

  • 解析: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特征是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心肌的肥厚,心室腔变小,常为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伴有左室血液充盈受阻和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又可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显示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①舒张期室间隔与后壁的厚度之比≥1.3,室间隔运动低下。②有梗阻的病例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间前移(SAM),主动脉瓣在收缩期呈半关闭状态。③彩色多普勒可以了解杂音起源及梗阻前后的压力差。故本题答案为D。

  • [单选题]某患者,查体:体温38.6℃,睑结膜苍白,可见出血点,心率102次/分,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脾肋下2cm。尿液检查:蛋白(+),WBC:0~1个/HP。该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解析: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心脏杂音,周围体征如瘀点、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等,动脉栓塞以及感染非特异性症状如脾大、贫血、杵状指等,实验室检查常有镜下血尿、轻度蛋白尿。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可知该患者发热的最可能原因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故选E。

  • [单选题]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主要的原因是
  • 维生素D减少

  • 解析: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引起钙代谢紊乱,表现为钙缺乏和磷过多。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缺乏等可诱发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因此本题选D。

  • [单选题]关于体内酶促反应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没有影响

  • 解析:酶对温度的变化极敏感,高温可以导致酶失活。

  • [单选题]下列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中,强烈提示患者为支气管哮喘的是
  • 夜间或凌晨发作的喘息

  • 解析: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故选A。

  • [单选题]作为呼吸链组分的维生素有
  • 尼克酸或尼克酰胺

  • 解析:线粒体呼吸链主要由线粒体呼吸链酶组成,由于线粒体中需要经呼吸链氧化和电子传递的主要是NADH,而FADH2较少,可将呼吸链分为主、次呼吸链。主呼吸链(NADH呼吸链)——由NADH开始的呼吸链   由复合物Ⅰ(NADH脱氢酶)、Ⅲ(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构成,从NADH来的电子依次经过这三个复合物,进行传递。   次呼吸(FADH2呼吸链)——由FADH2开始的呼吸链   由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Ⅲ、Ⅳ构成,来自FADH2的电子不经过复合物Ⅰ。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54w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血液病(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全科) 临床营养(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