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室间隔缺损
C
题目:6岁女孩,因发热2周就诊。查体:发育营养差,面色苍白,体温39.2℃,双下肢皮肤有散在小淤点,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Ⅳ级粗糙收缩期杂音,伴震颤,肺(-),腹软,肝肋下2.5cm,脾肋下1cm。血常规:白细胞15×109/L,中性占78%,血红蛋白95g/L。尿常规:RBC(+),WBC偶见,蛋白(±)。心电图:Rv5 3.4mV。
解析:根据心脏杂音的特点和心电图显示左室增大,该病例最符合室间隔缺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低动力循环状态
解析:研究表明,感染或创伤引起的毒素释放和组织损伤并不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的直接原因,细菌和/或毒素和组织损伤所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的根本原因。缺血再灌注和自由基学说也是导致MODS的重要机制之一。MODS的自由基学说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氧输送不足导致组织细胞直接的缺血缺氧性损害;②缺血再灌注促发自由基大量释放;③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互相作用,导致组织和器官损伤,最终发生MODS。
[单选题](84~86题共用备选答案)
血清铁蛋白未降低
解析:A。铁减少期: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
[单选题]患儿男,7岁。2周前发热,T 39℃,咽痛,鼻塞,流涕,全身酸痛,治疗一周,痊愈。1天前晨起牙龈出血,不易止。体检:体温正常,无贫血貌,全身皮肤布满针尖大小出血点,无骨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Hb 128g/L,WBC 8.4×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0×109/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解析:儿童于感冒2周后出现全身出血倾向,血小板明显减少,而Hb、wBC正常,诊断应首先考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时,血小板数正常。急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时,WBC分类有幼稚细胞。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常规为全血细胞减少。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5780k.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