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流行性出血热、疟疾

C

题目:下列各组疾病中均为乙类传染病的是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故本题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常见的血镁、磷、钙代谢异常是
  • 高镁、高磷、低钙

  • 解析:正常情况下,60%的镁和磷由粪便排泄,40%经尿液排泄。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经尿液排出的镁、磷减少,可导致高镁、高磷血症。当血磷增高时,60%~80%的磷转向肠道排泄,并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磷酸钙,影响钙的吸收,从而导致低钙血症。

  • [单选题]29岁女性,10个月前起病,言语错乱,别人难以理解,骂人毁物,逐渐言语活动减少,不能与周围人沟通。近3个月来呆坐少语,自笑,认为自己的事别人都能知晓,有人要害自己。查:意识清,目光表情呆滞,耳边有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被洞悉感,有思维中断,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著征。该患者诊断为
  • 精神分裂症

  • 解析:患者言语错乱,别人难以理解,骂人毁物,逐渐言语活动减少,不能与周围人沟通。近3个月来呆坐少语,自笑,认为自己的事别人都能知晓,有人要害自己。查:意识清,目光表情呆滞,耳边有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被洞悉感,有思维中断,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著征。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故选B。

  • [单选题]女,33岁。昨晚吃街边烧烤,今晨5时突然畏寒、高热、呕吐、腹痛、腹泻,腹泻共4次,有明显里急后重,开始粪便为稀水样便,继之便中出现黏液和脓血。查体:体温38.5℃,脉搏92次/分,血压120/80mmHg,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左下腹部有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较活跃。在未做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下,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急性普通型细菌性痢疾

  • 解析:此题是理解题。考查考生对细菌性痢疾的掌握情况。该中年女性患者吃街边烧烤约半天后,突然畏寒、高热,伴呕吐、腹痛、腹泻伴明显里急后重感等消化道症状,粪便出现黏液和脓血,临床符合细菌性痢疾诊断。因病程很短,为急性病程,若急性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则为慢性。该患者有较明显中毒症状,不符合轻型细菌性痢疾,但又无休克、意识障碍等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表现,所以答案是B。

  • [单选题]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判断糖尿病标准为
  • 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判断标准的掌握,按照规定应是餐后2小时≥11.1mmol/L。

  • [单选题]病因不明的急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时,手术切口一般多选择的是
  • 右旁正中

  • 解析:急性腹膜炎的剖腹探查宜采用右中腹直肌切口,切口的上1/3在脐上,下2/3在脐下。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5jl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急诊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核医学医师 LA医师 临床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