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可能出现的后果包括
  • 正确答案 :ABCDE
  • 可引起组织损伤

    细菌被杀死消化

    细菌未被杀死,在细胞内仍可繁殖

    可引起细菌在体内扩散

    细菌未被杀死,在细胞内细菌发生变异


  • [多选题]以下关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DE
  • 在37℃生长时需要钙离子

    都具有一个60kb的毒力质粒

    在含有10%小牛血清的组织培养液内25℃培养1天,不会发生自凝

    在37℃生长时无动力

  • 解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为肠道致病菌,人类经口感染引起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以小肠炎、结肠炎为多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含有10%小牛血清组织培养液内25℃培养,菌液混浊,而37℃培养,细菌凝结;都具有一个60kb的毒力质粒;37℃生长时需要钙而在25~28℃生长时不需要钙;25℃培养为周鞭毛,呈翻滚旋转运动,37℃培养则无动力。

  • [多选题]下列对衣原体发育周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DE
  • 原体具有感染性

    始体在发育周期中无感染性

    始体在空泡内以二分裂形式繁殖形成子代原体

    衣原体每个发育周期需要48~72h


  • [多选题]链球菌引起化脓性病灶脓汁稀薄且易扩散,其主要原因是病原菌能产生:
  • 正确答案 :ACD
  • 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

    链道酶


  • [多选题]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病毒有:
  • 正确答案 :ACDE
  • 腺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 [多选题]从可疑病例中分离病毒,采集标本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 正确答案 :ABDE
  • 采取急性期标本

    采集适当部位的标本

    可采集早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

    标本应尽快送检


  • [多选题]厌氧菌广泛分布于
  • 正确答案 :ABCE
  • 土壤

    沼泽

    湖泊和海洋

    人和动物体内


  • [多选题]SARS的密切接触是指
  • 正确答案 :BDE
  • 治疗或护理、探视病例

    与病人共同生活

    直接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 解析:在一定的条件下,SARS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密切接触者具有较高的感染机会。密切接触者,因暴露于SARS病人(密切接触),导致其感染SARS的可能性较大。密切接触是指治疗或护理、探视SARS病人或疑似病人;与病人共同生活;通过其他方式直接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和(或)排泄物(如粪便)等。

  • [多选题]螺旋对称的病毒有:
  • 正确答案 :ABCE
  • 麻疹病毒

    狂犬病病毒

    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 [多选题]有关外毒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DE
  • 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经甲醛处理可以制备成类毒素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 [多选题]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是:
  • 正确答案 :BD

  • [多选题]可从粪便排出的病毒有
  • 正确答案 :ABCDE
  • 甲型肝炎病毒

    腺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埃可病毒

    轮状病毒


  • [多选题]常引起普通感冒样病症的病毒有
  • 正确答案 :ABCD
  • 鼻病毒

    副流感病毒

    冠状病毒

    呼肠孤病毒


  • [多选题]影响革兰染色的因素有
  • 正确答案 :ABCDE
  • 涂片厚薄

    乙醇脱色时间

    染色液储存时间

    95%乙醇密封情况

    细菌生长时期


  • [多选题]以下方法中用于测定细菌的药物敏感程度的是
  • 正确答案 :BC
  • 试管稀释法

    单片纸碟法


  • [多选题]有关"炭疽芽孢杆菌的致病性"的叙述,哪几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AE
  • 菌毛、荚膜与炭疽毒素是主要致病物质

    炭疽毒素主要损伤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94em8.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中医妇科学(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急诊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92)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中药师(代码:202)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公卫执业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