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板状腹
C
题目:下列各项,不属于肠痈临床特点的是
解析:肠痈
【病因病机】
多因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不洁之物,致肠胃痞塞;或过食油腻辛辣,湿热内蕴肠间;或暴食后急迫奔走或腹部用力过度,肠络受损,瘀阻不通。以上原因皆可引起肠腑局部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积热不散,腐肉成痈。本病病位在大肠,病机不外气滞、血瘀、湿阻、热腐,基本病机为肠腑气蕴,热盛肉腐。
【辨证】
主症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湿热,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阿是穴 阑尾 上巨虚
配穴 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便秘加腹结。
操作 诸穴均用毫针刺法。留针30~60分钟,每日针2次。
2.其他治疗
(1)电针法 选取右天枢、右阑尾穴,电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60分钟,每日2次。
(2)耳针法 选取阑尾、神门,中强刺激,每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2次。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用于肝胆实热所致之胁痛、头痛、口苦、目赤、耳聋、阴肿阴痒等症,当选用的药物是
龙胆草
[单选题]“血痹虚劳篇”中“脉大为劳”,其机理是
阴虚阳浮
[单选题]湿温变证,便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无华,脉象微细。宜先用
独参汤
[单选题]辛夷入汤剂的用法是
布包煎
解析:辛夷
[单选题]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作用,这种配伍关系是
相使
解析:相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虽不相同,但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单选题]发热微恶寒,口渴咽干,干咳,舌干苔黄,脉浮数。证属
温燥证
解析:燥淫证
临床表现:
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小便短黄,脉象偏浮等。
燥邪具有干燥,伤津耗液,损伤肺脏等致病特点。
临床表现:
凉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缓或浮紧等表寒症状;
温燥——发热有汗,咽喉疼痛,心烦,舌红,脉浮数等表热症状。
[单选题]引起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
中阳不足,寒湿内盛
[单选题]组成药物中有沙参、麦冬、冰糖、细生地、玉竹的方剂是
益胃汤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9d3k.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