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黄连、黄柏
D
题目:乌梅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解析:乌梅丸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蛔厥,是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治宜温脏安蛔。重用乌梅为君,是取其味酸能制蛔,先安蛔虫之动扰。蜀椒、细辛为臣,味辛能伏蛔,性温兼可温脏祛寒。黄连、黄柏味苦能下蛔,性寒兼能清上热;干姜、桂枝、附子温脏以祛下寒。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以顾其正。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对立制约
解析:对立制约,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单选题]具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功效的药物是
仙鹤草
[单选题]触摸病人从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皮肤,以诊察病情,称为
诊尺肤
[单选题]既能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又能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的药物是
磁石
解析:磁石
性能:咸,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应用:
1.心神不宁、惊悸、失眠及癫痫。
2.头晕目眩。
3.耳鸣耳聋,视物昏花。补益肝肾,有聪耳明目之功。
4.肾虚气喘。有益肾纳气平喘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
使用注意:因吞服后不易消化,如入丸散,不可多服,脾胃虚弱者慎用。
[单选题]具有杀虫消积作用,可炒香嚼服的药物是
使君子
解析:使君子
功效:杀虫消积。
主治病证:
蛔虫病,蛲虫病。
小儿疳疾。既能驱虫,又能健脾消疳。
用法用量: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故不宜超量服。
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腹泻,故服药时忌饮茶。
[单选题]夏某,女,60岁。近5年来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平素倦怠乏力,面白无华,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主穴基础上可配脾俞、胃俞,但不用灸法
[单选题]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器官或部位是( )
胃
[单选题]妇人有癥积而漏下不止当用
桂枝茯苓丸
解析:桂枝茯苓丸证
原文: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病因病机:素有癥病为患,导致血瘀气滞,经水异常,渐至停经;瘀血内阻,血不归经,则漏下不止。
证候:妇人小腹包块疼痛拒按,下血色晦暗而有瘀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辨证:瘀血阻滞,寒痰(湿)凝滞。
治则:祛瘀消癥。
方药:桂枝茯苓丸。方中桂枝、芍药通调血脉;桃仁、丹皮活血化瘀消癥;血不利易为水,茯苓利水以和血脉;炼蜜和丸,调和药性,起渐消缓散之功。
[单选题]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最宜与补骨脂配伍冉药物是
肉豆蔻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9d68.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