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漏出液
A
题目:充血性心衰所产生的胸腔积液为
解析:胸腔积液的产生机制包括:①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胸腔漏出液;②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结核病、肺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胸膜肿瘤等,产生胸腔渗出液;③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黏液性水肿等,产生胸腔漏出液;④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如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⑤损伤所致,如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产生血胸、脓胸、乳糜胸。故20题选A,21题选B,22题选C,23题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胃癌诊断明确后,已不适宜行胃癌根治术且预后差的是
合并中等量癌性腹水
解析:合并中等量腹水提示胃癌晚期,此时不适宜手术治疗,预后差。
[单选题]对于细菌内毒素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
解析: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外壁层上的特有结构。细菌在生活状态时不释放出来,只有当细菌死亡自溶或粘附在其它细胞时,才表现其毒性,内毒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多糖中的类脂A成分。细菌内毒素(endotoxin),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是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机体感染革兰阴性菌后会出现炎症,发热等病理反应,严重的内毒素血症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单选题]某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这种体温升高是由于
调定点上移
解析:所谓调定点,就是某一规定温度值(如37℃)。当体温高于37℃时,温度信息输送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整合后调节散热反应,使体温降低;当体温低于37℃时,经中枢整合后则调节产热反应,又使体温回升,从而维持体温稳定于37℃。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可能在体温调节中起着调定点的作用。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发热是由于热敏神经元的阚值受致热原的作用而升高,调定点上移(如移至39℃)的结果。
[单选题]患者,男,45岁,低热,头痛,嗜睡3天,随后出现兴奋话多,言语零乱,说在墙壁上看到了妖怪,有人要害他等,既往体健,患者可能的症状是
谵妄状态
解析:谵妄常常因为发热、醉酒、药物中毒等引起意识不清、短时期内精神错乱等症状,有时会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诊断根据起病急骤、意识障碍以及其他认知障碍症状的昼轻夜重等特点。
[单选题]不能用生理性妊娠解释的是
肢水肿卧床休息后不消退
解析:妊娠期下肢水肿,卧床休息后症状消退,属于正常现象。
[单选题]男,45岁。突发右胸痛、呼吸困难2天。CTPA示右下肺动脉分支中可见充盈缺损。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解析:CTPA示右下肺动脉分支中可见充盈缺损提示急性肺动脉血栓形成,应紧急抗凝治疗,选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单选题]不属于急性应激障碍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是
谈话
解析:谈话不属于急性应激障碍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原则是及时,就近,简介,紧扣重点。
[单选题]癫痫持续状态判断的标准之一,是指一次发作的时间至少超过
30分钟
解析: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连续发作之前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未自行停止。故选A。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lw3zv.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