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磷和低钙血症
C
题目: 患者女,42岁,因“乏力,伴轻微恶心、食欲减退6个月余”来诊。查体:P 80次/min,BP 140/70 mmHg;轻度贫血貌;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Hb 101 g/L,SCr 260 μmol/L;尿蛋白(+++),尿隐血(+)。
解析:慢性肾衰竭患者会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答案选择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梗阻导致如下病理改变
膀胱壁肥厚
形成膀胱壁小梁、小室
输尿管反流
肾积水
肾功能不全
解析:为了克服排尿阻力,膀胱逼尿肌逐渐代偿增生,肌束纵横交叉形成小梁。长期膀胱内压增高,造成肌束间薄弱部分向壁外膨出,形成小室或假性憩室。后期膀胱失去代偿能力时,肌肉萎缩变薄,容积增大,输尿管口被破坏,尿液可反流到输尿管、肾盂,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多选题]蹄铁形肾的影像学特点包括
双肾位置偏低且更靠近脊柱
肾轴方向由正常的内上至外下改变为外上至内下或垂直
双肾下极在中线处相连
肾盂朝前,肾盏指向后方,下极肾盏朝内且位于输尿管内侧
输尿管连接肾盂的位置较高,上段位于前方像包绕着中线处的肿物
解析:影像学表现1、尿路平片及造影:根据两侧肾影靠近脊椎及低位,长轴相互平行或上极向外倾斜而下极向内靠近即可怀疑马蹄肾,有时可见连接的肾下极的峡部轮廓。尿路造影可明确诊断,最显目的征象是下肾盏指向中线,肾孟肾盏长轴上端向外下端向内呈倒“八”字形,输尿管向中线靠近。2、b超:可清楚显示两肾下极相连,横过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前方。3、ct:可直接显示两肾下极融合部即峡部横过主动脉前方,且由于肾旋转不良,肾盏位于肾前方,输尿管越过峡部两侧前方下行。但马蹄肾位置一般较低,需扫描到较低位置才能确定诊断。4、mr和核素还可以从冠状位最示两肾下极融合情况。
[多选题]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是
低血容量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解析: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lzve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