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麻风病患者角膜混浊主要是由于( )
  • 正确答案 :C
  • 三叉神经受损麻痹或角膜干燥导致


  • [单选题]患者男,32岁,右眼视力突降10天,下方有黑幕感。既往有近视病史。右眼视力指数/30cm,眼压5mmHg,眼底见上方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其上有暗红色视网膜血管,可见-马蹄形裂孔。该患者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原则是
  • 正确答案 :B
  • 手术封闭裂孔

  • 解析:这是关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疗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玻璃体及视网膜变性导致视网膜裂孔形成,液化的玻璃体进入视网膜下腔而致神经上皮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分离。治疗原则是:手术封闭裂孔;严格检查对侧眼底,及早发现变性区进行激光光凝治疗。

  • [单选题]通过眶下裂的有
  • 正确答案 :B
  • 第Ⅴ脑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及眶下静脉


  • [单选题]首先应考虑手术治疗的是哪种上睑下垂患者 ( )
  • 正确答案 :C
  • 先天性上睑下垂


  • [多选题]眼眶蜂窝织炎的感染源包括( )
  • 正确答案 :ABCDE
  • 眶内异物

    鼻窦炎症

    眼科手术

    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炎症或脓毒血症

    颜面部的疔毒


  • [多选题]三棱镜的作用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测试眼外肌的力量

    检查斜视度数

    矫正斜视

    检查伪盲


  • [单选题]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为阳邪,其性开泄


  • [多选题]Behcet病与ARN的主要鉴别要点包括( )
  • 正确答案 :BDE
  • 有无反复发作的前房积脓

    有无广泛的视网膜坏死和多发裂孔

    有无口腔、生殖器溃疡或皮肤、关节病变


  • [多选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点
  • 正确答案 :BCE
  • 可致视网膜静脉栓塞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多系统损害

  • 解析: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并与体内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不寐具体治疗方法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活血化瘀


  • [单选题]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前行泪囊碘油造影检查的目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明确泪囊形态大小,排除手术禁忌证

  • 解析:该题是基础理论记忆题。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禁忌证之一是泪囊明显萎缩,因此一般需要在术前行泪囊碘油造影检查,以明确泪囊大小、位置及形态。答案选D。

  • [多选题]可辅助诊断玻璃异物的检查有( )
  • 正确答案 :BDE
  • 眼B超

    眼部CT

    眼部MRI

  • 解析:1.磁性试验法以电磁铁在眼球前方及其周围进行试吸,根据患眼有无疼痛感觉及眼球的被试吸部位有无跳动而判断眼球内有无异物。此法仅适用于磁性异物,其诊断阳性率也不高。 2.超声探査法超声探查的A型扫描和B型扫描,都可用以诊断眼内异物。由于使用方便,适应范围较广,故其应用已日渐普遍。不仅能显示各种金属异物,而且对X线无法显示的非金属异物也大多能清楚显示。 3.X线摄片法用X线摄片法诊断眼内异物,一般摄头颅和眼球的侧位片及后前位片,从平片上可以确定有无异物及其大小、形状和大致的位置。如眼内异物为一个短的金属丝时,X线摄片可以清晰显示金属丝的大小、形状(如弯曲度等),而CT则显示在多个切面均可见到异物,甚至一个切面多个异物(如金属丝呈“S”弯曲时,可在一个切面见到3枚异物)。X线无法显示非金属异物。 4.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法(CT)有较高的分力,可査出密度低的异物,且可同时显示出眼球壁的轮廓,是较好的方法。 5.磁共振成像(MRI)较CT更为清晰。除较大的磁性异物外,其他异物都可应用。较大(≥2mm)的磁性异物在MRI的强磁场内会发生旋转和移动,而形成眼内组织的损伤,因而禁用MRI检查。极小的磁性异物,由于其对磁场的干扰而得以诊断。

  • [单选题]先天性瞳孔残膜的特点有
  • 正确答案 :B
  • 瞳孔色素上皮向后粘连于晶状体前囊

  • 解析:有丝状和膜状两种,一般一端始于虹膜小环,另一端附着在对侧的虹膜小环外,或附着于晶状体前囊。故选B.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own8z.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超声医学(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口腔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