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下肢外侧中线
A
题目:足少阳胆经在肢体的循行部位是
解析: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阳经分布于肢体的外侧面,阴经分布于肢体的内侧面。上肢分布手三阴、手三阳经,下肢分布足三阴、足三阳经。具体分布如下:上肢内侧:前缘是手太阴肺经,中线是手厥阴心包经,后缘是手少阴心经。上肢外侧:前缘是手阳明大肠经,中线是手少阳三焦经,后缘是手太阳小肠经。下肢内侧:前缘是足太阴脾经,中线是足厥阴肝经,后缘是足少阴肾经。下肢外侧:前缘是足阳明胃经,中线是足少阳胆经,后缘是足太阳膀胱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65岁。咳嗽,咯痰黄黏,身热汗出,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其证型是( )
风热犯肺
解析:风热犯肺证是风热邪气外袭肺系,肺卫受病所表现的证候。本证在三焦辩证中属上焦病证,在卫气营血辩证中属卫分证。临床常见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浊涕,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或咽喉疼痛,或头痛肢酸,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单选题]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称为( )
隔物灸
解析: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cm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l0一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3、直接灸是艾炷灸的一种,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4、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
[单选题]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微,时断时续称为
郑声
解析: 郑声指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微,时断时续,属虚证;易错选D,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于实证。故答案选E。
[单选题]酸味药的作用是( )
收敛固涩
解析: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
[单选题]川楝子的使用注意是
脾胃虚寒慎用
解析:川楝子性苦,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经。功效:止痛,泻热,杀虫。主治:胃痛、腹痛、疝气痛,以火热郁滞所致者最适宜。蛔虫病或虫积腹痛等症。脾胃虚寒慎用。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vjk8.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