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肺功能

D

题目:患者,老年男性。既往"脑梗死,延髓性麻痹"病史,有吞咽困难。此次因"发热伴咳嗽、咳痰3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急性病容,呼吸促,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胸部CT示右下肺高密度影,考虑"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下列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意义不大的是

解析:患者吸入性肺炎诊断较明确,需行病原学检查以明确病原菌并指导抗生素应用,血培养、痰培养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均有临床意义。PCT可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早期预测MODS和MOF的发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参与体温调节的微循环结构是
  • 动-静脉短路


  • [单选题]关于重要脏器对缺氧缺血的耐受时间,描述不正确的是
  • 心肌60分钟


  • [单选题]细菌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 细菌毒力

  • 解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4.能引起疾病的性质,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强弱、进入机体的数量,以及是否是侵入机体的适当门户和部位有密切的关系。细菌的毒力是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是致病性强弱的概念。毒力的物质基础有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是指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的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指细菌在黏附、定居及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释放的多种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害作用的毒性物质。毒素的种类依据毒素产生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分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可使其脱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称类毒素。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起到对机体有益的作用。

  • [单选题]患者,女,68岁、胸痛、出冷汗,神志淡漠,口唇发绀、面色苍白,脉搏50次/分,BP74/56mmHg,ECG示:窦性心动过缓,Ⅱ、Ⅲ、aVF导联可见S-T段抬高,CK-MB为40ng/ml,在补充血容量基础上,中剂量多巴胺治疗的常用剂量是( )
  • 3~10ug/(kg·min)


  • [单选题]关于细胞凋亡,描述不正确的是
  • 无基因调控


  • [单选题]重症患者肠功能衰竭病因常见的是
  • 以上都是

  • 解析:腹腔内炎症、肠系膜血流减少、严重创伤和休克均为重症患者肠功能衰竭常见病因。

  • [单选题]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休克与低血压

  • 解析:是否出现休克与低血压是判断大面积肺栓塞的标准。

  • [单选题]关于心源性休克救治,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治疗的目的在于提高血压

  • 解析:心源性休克救治的目的是改善全身组织的血流灌注,恢复及维护病人的正常代谢及脏器功能,提高血压只是可能有助于上述目的。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ye8.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核医学(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麻醉学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