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手阳明大肠经

A

题目:治疗下齿痛应选取腧穴所属的经脉是

解析:《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膈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哮病辨肺脾肾虚损时,有自汗畏风,少气乏力,极易感冒症状者,辨证为
  • 肺虚

  • 解析:哮病辨肺脾肾虚损时,有自汗畏风,少气乏力,极易感冒症状者,此乃肺虚证候。

  • [单选题]脾胃虚寒型呕吐物的性状及气味是
  • 清水

  • 解析:脾胃虚寒型呕吐物的性状及气味多为清水。

  • [单选题]能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
  • 八纲辨证


  • [单选题]补阴时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方法是
  • 阳中求阴

  • 解析: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在治疗中的灵活应用。

  • [单选题]患者,女,34岁。呕吐突然,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选用
  • 藿香正气散

  • 解析:呕吐之外邪犯胃证症见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疏邪解表,化浊和中。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 [单选题]下列穴位中禁止瘢痕灸的是( )。
  • 太渊


  • [单选题]不属胃痛脾胃虚寒证之表现的是
  • 遇寒痛增,暴作

  • 解析:胃痛之脾胃虚寒证,由于阳虚而生内寒,气血不通故胃痛隐隐。内寒得温而散,气得按而行,故脘部喜温喜按。胃虚得食,能产热助正以抗邪,故进食痛减。脾主四末,阳气不足不能达于四末,故手足不温。脾主运化,脾阳不振,寒湿内停,故泛吐清水。脾胃虚寒是属慢性久病,非受寒直中之寒实之证,故不是遇寒痛增,暴作之象,此点可以排除。故标准答案为D。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0ymek.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针灸学(正高)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中医学专业知识 中医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中药学(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