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取足厥阴肝经穴、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E
题目:胃脘胀满,攻痛连胁,嗳气频频,或兼呕逆酸苦,苔薄白,脉沉弦,其治疗取穴当选
解析:呕吐治法:取足阳明经穴为主。寒症留针多灸;热症疾出不灸;肝气犯胃,泻足厥阴经穴,补足阳明经穴;中虚宜补脾气。处方:胃俞、内关、足三里、中脘。配穴:寒吐者,加上脘、胃俞;热吐者,加合谷,并可用金津、玉液点刺出血;食滞者,加梁门、天枢;痰饮者,加膻中、丰隆;肝气犯胃者,加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者,加脾俞、胃俞;腹胀者,加天枢;肠鸣者,加脾俞、大肠俞;泛酸干呕者,加公孙。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感冒的病位在
肺卫
[单选题]患儿,2岁。发热4天,持续不退,起伏如潮,每潮一次,疹随外出,依序而现,疹点细小,由疏转密,触之碍手,疹色先红后黯红,烦渴嗜睡,咳嗽增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洪数。治疗应首先考虑的方剂是
清解透表汤
解析:麻疹时邪与风邪相合,侵袭肺卫,郁阻于脾而外泄于肌肤而见麻疹。邪毒由表入里,肺失宣肃而见咳嗽增多。正邪相争而见发热,舌脉均为邪入肺胃证的表现,辨证为邪入肺胃,治以清凉解毒,透疹达邪,方用清解透表汤。
[单选题]具有黏滞性质的外感病邪是
湿
解析:湿性黏滞:黏,黏腻;滞,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病症状多表现为黏滞而不爽,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滞涩不畅,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皆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其体胶着难解,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
[单选题]小儿常有余的脏腑是
心、肝
[单选题]患者,男,55岁。腰膝酸软冷痛,夜尿多,近日下肢关节疼痛剧烈,遇冷加重,不红不肿。宜首选的药物是
附子
解析:本证为原有肾阳不足,又感寒邪引起的寒痹疼痛,治宜补肾阳、散寒止痛。附子为补阳要品,是治疗肾阳不足的常用药,又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走而不守,尤善治寒痹痛剧者,用其治疗上证两者兼顾。虽川乌与附子来源于同一植物,亦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但补肾阳之力不足。故D项为正确答案。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0ynve.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