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ⅢA期

D

题目:患者女,51岁,公务员。因"咳嗽、发热伴痰中带血1周"入院。患者在2个月前曾经因刺激性咳嗽伴发热在当地医疗机构诊治,被诊断为"肺部感染",予以头孢哌酮静脉滴注治疗两周后"痊愈"出院。1周前再次出现咳嗽、发热,同时伴痰中带血,胸部X线片发现左肺门阴影,CT检查发现左肺门占位病变,左肺上叶前段支气管增厚伴块影,左肺上叶前段阻塞性肺炎,左侧纵隔第五组淋巴结肿大。上腹部CT显示:肝脏、双侧肾脏及双侧肾上腺未见肿瘤转移征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左肺上叶前段支气管新生物使管腔大部分阻塞,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状细胞癌。脑磁共振、全身骨扫描等检查未发现转移病灶。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行左肺上叶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报告左肺上叶内结节大小约1.5cm×2.0cm,为中分化鳞癌,第五组(1/3)、第七组(2/6)和第十组(2/9)淋巴结转移、第十一组(0/13)和第十二组(0/3)淋巴结无转移。支气管切缘未见肿瘤。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目前已经可以生活自理。 既往体健,否认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有吸烟史25年,每天1~2包,本次入院才戒烟。偶尔饮酒,每次大约50~100g,无其他不良嗜好。 手术后3周时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78次/分,血压112/74mmHg。患者精神正常,消瘦,轻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未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左背部可见一术后瘢痕,伤口愈合良好。左肺呼吸音略低,余肺部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心律齐,心率78次/分,未闻及心脏瓣膜杂音。腹部平坦,无移动性浊音,未及异常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肺功能、血常规、尿和大便常规检查均正常;血生化:ALT 24U/L,AST 37U/L,TP 66g/L,ALB 36g/L,Cr 1.2mg/L,BUN 18mg/L;乙肝五项:均阴性。

解析:1.原发肿瘤伴左肺上叶前段阻塞性肺炎属于T2,第五组和第七组纵隔淋巴结转移为N2,没有远处转移为M0,故患者手术后的病理分期为pT2N2M0,ⅢA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吉非替尼治疗复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症状改善率为
  • 40%

  • 解析:吉非替尼(Gefitinib,伊瑞可,易瑞沙)是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属小分子化合物)。对EGFR-TK的抑制可阻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并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吉非替尼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具客观的抗肿瘤反应并可改善疾病相关的症状,改善率可达到40%。

  • [单选题]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 )
  • 阳明经


  • [单选题]下列不符合肉瘤的镜下组织学特点的是
  • 瘤细胞形成巢,巢周围有网状纤维包绕

  • 解析: 肿块多为单个,少数病人为多发,大小不一,呈扁平团块状,或分叶状,瘤体质地柔软似棉,外观肿形似馒,用力可以压扁,推之可以移动,与皮肤无粘连,瘤体表面皮肤如常,亦无疼痛。生长缓慢,长到一定程度后可自行停止生长而固定不变,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穿插、包绕,肿瘤实质和间质分界不清。另有一种多发性肉瘤,常发生于四肢、胸或腹部皮下,呈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结节,质地较一般肉瘤略硬,压之有轻度疼痛。癌巢周围有网状纤维包绕,肉瘤无。

  • [单选题]基因治疗的效应基因选择是保证基因治疗有效性的基础,在下述基因治疗中不恰当的是( )
  • 引入Bcl–2基因治疗妇科恶性肿瘤

  • 解析:Bcl–2基因主要定位在核膜的胞质面、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与膜的结合对于其发挥功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不只用于治疗妇科恶性肿瘤。

  • [多选题]属于化痰止咳平喘剂的是( )
  • 二陈汤

    小青龙汤

    清气化痰丸

    贝母瓜蒌散

    定喘汤


  • [单选题]肝在五行属木,与其相表里的是( )

  • [单选题]药物的四性是( )
  • 温热寒凉


  • [多选题]神具体反映在人的( )
  • 眼神

    面色

    精神表情

    语言呼吸

    动作体态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3y4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