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谷氨酸

D

题目: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

解析:考点:酸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包括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R基团含有两个羧基,在生理条件下羧基解离使氨基酸分子带净负电荷。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Nagler试验阳性是因为产气荚膜梭菌
  • 分解蛋黄中卵磷脂

  • 解析: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卵磷脂酶,在卵黄琼脂平板上能将培养基中可溶性的磷脂酰胆碱分解生成磷酸胆碱和不溶性的二脂酰甘油酯,在菌落周围形成不透明区(乳白色环)。此反应可被相应的抗血清抑制,称为Nagler试验阳性。

  • [单选题]不属于按发病机制对溶血性贫血进行的分类
  • 血管内溶血性贫血

  • 解析:血管内溶血性贫血是按是否是血管内外溶血分类的。

  • [单选题]95%的乙醇溶液为什么比70%~75%的乙醇溶液灭菌效果还差( )
  • 95%乙醇使菌体表面蛋白迅速变性凝固,妨碍乙醇再渗入


  • [单选题]在制备培养基时,常需用比色管法,比色来调整pH值,而制标准比色管时常用哪种缓冲液( )
  • 磷酸盐缓冲液


  • [单选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IgD在正常人血清中的含量最低

  • 解析:IgE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血清浓度仅为0.3μg/ml。

  • [单选题]流感病毒易于变异的物质基础是
  • 分节段的基因组结构

  • 解析:由于流感病毒是分阶段基因组,很容易发生抗原转换,变异幅度大。变异常引起流感病毒的大流行。

  • [单选题]DIC时FIB等凝血因子减低的原因通常是
  • 凝血因子消耗增多

  • 解析: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引起血管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使凝血活性降低,同时引发继发纤溶亢进,使机体止凝血功能障碍,出现出血、贫血、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73v0.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风湿病(正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CDFI医师、技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