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脂多糖

D

题目:下列叙述中,属于内毒素的是

解析:内毒素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当细胞死亡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的Ig是( )
  • IgE

  • 解析:IgE为单体结构,其Fc段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又称亲细胞抗体。

  • [单选题]去除杂抗体的吸附剂应选用
  • 不含特异性抗原的抗原液

  • 解析:去除杂抗体的吸附剂是不含特异性抗原的抗原液,其他选项则不能。

  • [单选题]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 复制

  • 解析:病毒以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周期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

  • [单选题]白喉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假膜阻塞呼吸道

  • 解析:白喉棒状杆菌和毒素可使局部黏膜上皮发生炎症渗出并将炎性细胞坏死组织和菌体凝结在一起,形成灰白色假膜。若假膜脱落于气管内,可阻塞呼吸道而成为白喉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

  • [单选题]属于多肽与蛋白质的激素是
  • GH

  • 解析:激素是内分泌系统传递信息的活性物质。按其化学本质可分作以下几类:①多肽及蛋白质类:包括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心肌激素、胃肠激素等;②类固醇类: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③氨基酸衍生物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等;④脂肪酸衍生物类:前列腺素等。

  • [单选题]关于Ph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大多数为t(9;22)(q34;q11)

  • 解析:比G组染色体还小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首先在美国费城发现,因而称为Ph染色体。1971年奥瑞尔登(O′Riordon)利用荧光显带法确认Ph染色体实际上是第22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大段后剩余的部分。1973年罗利(Rowley)发现,缺失下来的那部分通常易位到9号染色体长臂的末端,形成t(9;22)(q34;q11)。可出现于多种细胞如粒细胞,巨核细胞、幼红细胞、幼稚单核细胞等,存在于CML的整个病程中。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7ogz.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修复学(正高) 超声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畜牧兽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