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慢性牙周炎(重度)

D

题目:患者男,54岁,伐木工人,长期野外工作,近期因牙齿松动影响咀嚼求治。由于长期野外工作,无刷牙习惯,以往常用牙齿咬核桃等坚果,咬啤酒瓶盖。检查:牙周袋>6mm,附着丧失≥5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全口牙Ⅱ度松动,下颌磨牙见根分叉区阴影,叩痛(+),冷热诊正常。患者诊断为

解析:根据牙周袋深度、结缔组织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的程度可将慢性牙周炎分为轻、中、重度。以附着丧失为重点。(1)轻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4mm,附着丧失1~2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可有或无口臭。(2)中度:牙周袋≤6mm,附着丧失3~4mm,X线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型或角型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牙齿可能有轻度松动,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可能有轻度病变,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3)重度:牙周袋>6mm,附着丧失≥5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甚至根尖2/3,多根牙有根分叉病变,牙多有松动。炎症较明显或可发生牙周脓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牙釉质龋透明层的形成原因是
  • 脱矿

  • 解析:牙釉质是一种高度矿化的组织。虽然牙釉质龋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但病变具有其他任何感染性疾病所没有的特征,是一种非细胞反应性病变,基本变化为脱矿和再矿化。故选E。

  • [单选题]颈总动脉分叉处约平于
  • 甲状软骨上缘

  • 解析:颈总动脉位于颈内静脉内侧,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始部膨大处为颈动脉窦,窦壁上有压力感受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有颈动脉小球,是化学感受器。二者有调节血压和呼吸的作用。故选D。

  • [单选题]婴幼儿口腔保健应开始于
  • 婴儿出生后


  • [单选题]在牙本质中钙化程度最高的为
  • 管周牙本质


  • [单选题]下列关于牙骨质龋病理形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显微放射摄影显示表层和表层下均脱矿,而表层下矿化程度较高

  • 解析:牙骨质龋的显微放射摄影显示表层和表层下均脱矿,但表层矿化相对较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94k8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妇产科(正高) 中医肛肠学(正高) 推拿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代码:357)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营养(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