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题目:秋季在五行中属于(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的经脉除胆经外还有( )
  • 手少阳三焦经


  • [多选题]女性,28岁,因乏力、食欲下降、厌油、恶心5天,尿黄3天就诊。查体:血压100/70mmHg。皮肤及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轻度触痛,肝区叩击痛阳性。下列项目中考虑的检查是( )
  • 肝功能检查

    乙肝五项

    甲肝抗体

    腹部B超

  • 解析:诊断考虑急性肝炎,建议检查肝功和肝胆胰脾的B超。故选:ABCD。

  • [多选题]关于布加综合征叙述正确的包括( )
  • 肝后性门脉高压

    可往往合并易栓因素

  • 解析:布加综合征由各种原因所致肝静脉和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静脉高压为特点的一种肝后门脉高压症。故选:BE。

  • [多选题]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中,较常见的是
  • 自发性低血糖症

    红细胞增多症


  • [多选题]关于肝性脑病的氨代谢,下述哪些正确
  • 大多数门腔分流术患者血氨及脑脊液中氨含量都增高

    动脉血和脑脊液中氨含量明显相关

    便秘时会引起血氨增高

    结肠呈碱性环境时产氨增加

  • 解析:1.因为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时血氨升高不显著。氨主要是由肠道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HP产氨也是一个来源),吸收入血进入循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起病急,症状重,10天内即出现危重症状,其导致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是肝衰竭后,血中增多的游离脂肪酸、硫醇、酚、胆酸、芳香族氨基酸等。患者起病后因病情危重,进食受影响,故相对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或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而言,其血氨升高不显著。故B错误。2.动脉血和脑脊液中氨含量明显相关即指动脉血氨含量升高,脑脊液中氨含量也会升高。两者成正相关。C正确。3.由于门腔静脉间有手术分流或自然形成的侧支循环,使门静脉中的毒性物质未经肝脏处理而进入体循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此型脑病的发生通常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去除诱因,脑病常可获得改善,受到诱因的作用又可复发。该型患者中多数伴有血氨升高。A正确。4.忌肥皂水灌肠,因其可使肠腔内呈碱性,使氨离子弥散入肠黏膜进入血循环至脑组织,产氨增加使肝性脑病加重 。E正确。6.便秘时会引起血氨增高D正确。

  • [多选题]关于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反映肝细胞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与乙型肝炎类似,多数丙型肝炎患者也会出现ALT的升高

    HCV RNA阳性表示体内有HCV复制,是现症感染和传染性的标志,也是确诊丙型肝炎的依据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衡量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对丙型肝炎的诊断、评估药物疗效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很有意义

  • 解析: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抗-HCV检测 、HCV RNA检测 、血清生化学检测、影像学等。丙肝抗体,目前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指标。但因感染HCV后抗HCV出现较慢,一般在发病后2~6个月,甚至1年才转阳,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而且1次阴性,也不能直接否定诊断。HCV-RNA是HCV的遗传物质,是表示体内感染HCV的直接指标。故选:BDE。改为ABE

  • [多选题]肝硬化腹水的来源,以下哪组正确( )
  • 来自腹腔毛细血管

    来自肝包膜下淋巴管

    来自肝门部淋巴管

  • 解析:腹水:(1)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300mmH2O时,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A正确。(2)低白蛋白血症:白蛋低于31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3)淋又巴液生成过多: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血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致胆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约7-11L,正常为1-3L),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BC正确。(4)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5)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6)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前列腺素、心房以及激肽释放酶-激肽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 [多选题]逍遥散的药物组成是( )
  • 柴胡、当归

    茯苓

    白芍、白术

    炙甘草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j62nk.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儿童保健(正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辽宁初级中药师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