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A

题目:临床上使用厌恶疗法治疗酒精依赖的理论依据是

解析:厌恶疗法是一种较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其做法为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达到使患者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儿科病房出现一水痘患儿,此病房何时才能再收治新病人
  • 21天

  • 解析:水痘常发生于婴幼儿时期,成人少见。潜伏期10~21日,一般为14日左右。

  • [单选题]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是
  • 医院感染漏报率


  • [多选题]诊断小儿心跳骤停的依据是
  • 心音消失

    桡动脉搏动消失

    心电图示心室颤动、扑动或心电活动消失

  • 解析: 1.心跳停止.2.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3.心跳呼吸相继停止,何者先停止,由原发损害决定,其间隔可长可短. 4.神志突然丧失,出现昏迷抽搐. 5.瞳孔散大,面色苍白或青紫. 6.心电图监护示:心搏徐缓、心室纤颤、心室停搏

  • [单选题]某新生儿,胎龄34周,日龄4天。出生后第2天开始出现食欲缺乏,吸吮无力,哭声低微。查体:T 29℃,精神萎靡,皮肤冰凉,下肢及臀部皮肤硬肿。下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 协助医师将患儿置入35℃暖箱中保暖

  • 解析:当肛温<30℃时,多数患儿TA—R<0,提示体温很低,棕色脂肪被耗尽,虽少数患儿TA—R≥0,但体温过低,靠棕色脂肪自身产热难以恢复正常体温,且易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所以只要肛温<30℃,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子,中途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在肛温>30℃,TA—R<0时,仍提示棕色脂肪不产热,故此时也应采用外加温使体温回升。

  • [单选题]小脑幕切际疝的早期诊断依据是
  • 两侧瞳孔不等大

  • 解析:早期瞳孔变化,瞳孔两侧不等大,患侧最初动眼神经受到刺激,兴奋性增高,出现一过性的瞳孔缩小,进而逐渐开始散大,对光反应迟钝

  • [单选题]下列属于小儿特有的能量需要的是
  • 生长发育

  • 解析:生长所需:这一部分热能消耗为小儿所特有。所需热量与生长速度成正比,若饮食所供给的热量不足,生长发育即会停顿或迟缓。

  • [单选题]通常我们用图形来表示组织的整体结构、职权关系及主要职能,这称为
  • 组织树


  •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的患儿饮食应注意
  • 每日摄入蛋白2g/kg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jgkde.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疾病控制(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临床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初级护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