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暑邪挟湿,气滞湿阻

A

题目: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倦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解析:凡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称为"暑邪"。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日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为阳邪;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③暑多挟湿暑季除气候炎热外,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而侵犯人体,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虫积腹痛,消化不良。面黄体瘦,腹胀,发热口臭,便溏,宜选用
  • 肥儿丸

  • 解析:肥儿丸益气健脾,消疳化积。主治小儿疳病之日渐羸瘦,腹大发竖,不能步行,面黄口臭,二便不调,肌体发热。

  •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喘证的病因
  • 痰热素盛

  • 解析:喘证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为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

  • [单选题]患儿,6岁。患肾病综合征。症见高度浮肿,按之没指,腰腹下肢尤甚,面白无华,神疲畏寒,可伴有胸水、腹水,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其证候是( )
  • 脾肾阳虚证

  • 解析: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诊为小儿水肿,脾肾阳虚,水液失于气化和温运,以致水湿内停,外溢肌肤,因湿性趋下,则见全身浮肿,以下肢腰腹为甚,按之凹陷难起。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液不得下泄,故小便量少甚或无尿;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则大便溏;阳气不足,失于温煦,精微不足,失于充养,故畏寒肢冷,面色无华,神倦乏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之候。

  • [单选题]患儿,女,6岁。现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食欲不振一周。患儿2周前曾患上呼吸道感染。体检:面色苍白,心脏听诊心尖区第一心音明显低钝。心电图示心律失常和明显ST-T改变。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增高。余未见异常。哪项诊断正确
  • 病毒性心肌炎

  • 解析: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发病前有肠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病史、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其他辅助检查显示心肌损伤、病原学检查阳性等,应考虑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确诊有赖于心内膜心肌活检。

  •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阴痒的常见病因是
  • 肝肾阴虚

  • 解析:阴痒者,内因脏腑虚损,肝肾功能失常,外因多见会阴局部损伤,带下尿液停积,湿蕴而生热,湿热生虫,虫毒侵蚀,则致外阴痒痛难忍。常见病因有肝经湿热、肝肾阴虚。

  • [单选题]患者,女,70岁。胸闷气短,少气懒言,舌质淡,脉结代。宜首选的药物是
  • 甘草

  • 解析: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jr15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修复学(正高) 眼科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心电学技术(副高)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医学检验(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