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为了测定水中的硝酸盐氮,要求取样后应尽快进行,如不能及时测定,应加保存剂并在0~4℃避光保存,加入的保存剂是
  • 正确答案 :D
  • 硫酸

  • 解析:测定水中的硝酸盐氮水样采集和保存方法,用玻璃瓶采集水样,每升水样加0.8ml硫酸,4℃避光保存,24h内测定。

  • [单选题]有关职业卫生标准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包括了除劳动负荷、劳动生理和工效等之外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单选题]在用二硫化碳解吸时,应该
  • 正确答案 :A
  • 防止中毒


  •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具有还原性

  • 解析:氧化剂是氧化还原反应里得到电子或有电子对偏向的物质,也即由高价变到低价的物质,在反应中被还原,其产物为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

  • [单选题]重量法测定水中硫酸盐过程,通常形成硫酸钡沉淀后再将样品在80~90℃水浴锅上加热2小时,其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减少沉淀的吸附作用

  • 解析:在形成硫酸钡沉淀后再将样品在80~90℃水浴锅上加热2小时,其目的是热溶液有利于形成晶状沉淀,减少吸附作用而使沉淀更为纯净。

  • [单选题]《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的巯基乙酸的测定方法是
  • 正确答案 :C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单选题]烟酸又名
  • 正确答案 :D
  • 尼克酸

  • 解析:烟酸又名尼克酸。

  • [单选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锰等离子时,通常加入另一种金属离子与干扰物如磷酸盐、硅酸盐、铝酸盐等含氧阴离子形成难解离的稳定化合物而释放出待测元素。通常加入的离子是
  • 正确答案 :E
  • Ca离子

  • 解析:通常加入Ca离子与干扰物如磷酸盐、硅酸盐、铝酸盐等含氧阴离子形成难解离的稳定化合物而释放出待测元素。

  • [单选题]测定某一样品中钙的浓度,以mg/100g表示,6次测定的结果分别为:274.5,275.1,273.9,276.0,274.9,273.3,计算得平均值为
  • 正确答案 :C
  • 274.6

  • 解析:有效数字加减运算保留小数点后最少的位数,即小数点后一位。

  • [单选题]我国与卫生标准配套的检测检验方法,有国家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下列标准号中,属于国家标准的是
  • 正确答案 :A
  • GB/T16009-1995

  • 解析:GB为国标的拼音首字母,代表国家标准。

  • [单选题]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电流的基本单位的符号是
  • 正确答案 :E
  • A

  • 解析:电流的基本单位的符号是A。

  • [单选题]水质分析时,所测定的色度应该以除去悬浮物质的色度为标准,称之为
  • 正确答案 :B
  • 真色


  • [单选题]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时,使用活性炭采样,溶剂解吸法时,通常选用二硫化碳作为溶剂的理由是
  • 正确答案 :C
  • 二硫化碳在FID上响应低,不干扰其他成分峰


  • [单选题]在工作场所空气检测中,使用大型气泡吸收管采样流速为
  • 正确答案 :B
  • 0.5~2L/min

  • 解析:工作场所空气检测中,使用大型气泡吸收管采样流速通常为0.5L/min。

  • [单选题]固相萃取法萃取有机物,利用的机制有
  • 正确答案 :C
  • 吸附

  • 解析:固相萃取(SPE)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 [单选题]与骨骼、牙齿损害关系密切的物质是
  • 正确答案 :B
  • 解析:氟是机体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缺乏时发生龋齿,过量时对骨骼、牙齿的损害最为突出,表现为氟斑牙、氟骨症等病症。甲基汞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在脑内发生明显的蓄积,通过抑制巯基酶活性、引发自由基反应等产生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碘是机体合成甲状腺素必不可少的,而甲状腺素具有重要生理功能,促进生物氧化,调节氧化磷酸化过程及能量转换,调节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促进糖和脂肪代谢,调节水盐代谢等。慢性镉暴露时,肾脏损害较为突出。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orrr0.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结核病(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环境卫生(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