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引起长期慢性咳嗽的疾病有
  • 正确答案 :E
  • 慢性支气管炎

  • 解析:常见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有:慢性咽喉疾病、慢性支气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等。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的特点是:咳嗽伴大量的痰液咳出,以早晨为主,伴有急性感染时痰量增多且呈脓性,颜色变黄。慢性支气管炎常有两年以上的病史,每年咳嗽持续3个月以上。其治疗首先要戒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

  • [单选题]对于出口后矢状径恰当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正常值为8~9cm


  • [单选题]帽状腱膜下血肿不能吸收者,首选治疗方法是
  • 正确答案 :C
  • 加压包扎,促进血肿吸收


  • [单选题]自发性气胸、肺梗死引起的胸痛为
  • 正确答案 :E
  • 胸痛呈阵发性灼痛或刺痛


  • [单选题]艾滋病防治的行为干预措施不包括
  • 正确答案 :C
  • 未经同意公布艾滋病病人的病情以引起社会对艾滋病的重视和关注


  • [单选题]哪个机构负责全国处方的开具、调剂、保管等相关工作
  • 正确答案 :B
  •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


  • [单选题]男,10岁,右耳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用波氏球菌鼓管吹张法,症状无改善,清除中耳积液的首选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
  • 鼓膜穿刺术


  • [单选题]麻疹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
  • 正确答案 :C
  • 出疹后10天

  • 解析:一般麻疹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易感者检疫观察三周。

  • [单选题]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是
  • 正确答案 :A
  • 病原体、人体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考核学生对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B","病人、污染物和外界环境"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因为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才叫传染。应复习传染的概念;②选答"D","微生物媒介与宿主"是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条件,并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③选答"E","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是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并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要点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是变化的条件,人体是变化的根据,病原体要通过人体起作用,至于环境因素,不仅可以改变病原生物的生存条件,而且可以引起它们遗传性质的改变,使之丧失或获得新的对人体的致病能力,因此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是病原体、人体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 [多选题]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变有
  • 正确答案 :ABC
  • 输卵管炎

    输卵管卵巢炎

    盆腔结缔组织炎


  • [单选题]属甲类传染病的是
  • 正确答案 :B
  • 鼠疫

  • 解析:这是2道理解、记忆、判断题。重点考学生对3类法定传染病的熟悉和记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第5题选答"A","病毒性肝炎"为乙类传染病;选答"D","麻风病"为丙类传染病;选答"E""流行性腮腺炎"为丙类传染病,应复习法定传染病的分类,掌握传染病报告制度;②第6题选答"B","鼠疫"为甲类传染病;选答"D","麻风病"为丙类传染病;选答"E","流行性腮腺炎"为丙类传染病,应复习传染病的分类。要点通过复习法定传染病的分类可正确判断传染病的归属。

  • [单选题]由于关节外病变导致关节活动异常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D
  • 肩周炎


  • [单选题]医患交往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正确


  • [单选题]一建筑工人由高空坠落,左枕着地。伤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右侧瞳孔逐渐散大,诊断应首先考虑
  • 正确答案 :C
  • 右侧额颞极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

  • 解析:据受伤部位,首先考虑为右额颞对冲,再据意识障碍及瞳孔变化,所以选C。

  • [多选题]按抗原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3型,其中
  • 正确答案 :BD
  • 乙型和丙型引起流行和散发,病情相对较轻

    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大流行,病情较重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v1o4l.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护理学(中级)[代码:368] 内科护理(中级)[代码:369] 外科护理(中级)[代码:370] 妇产科护理(中级)[代码:371] 儿科护理(中级)[代码:372] 社区护理(中级)[代码:373] 中医护理(中级)[代码:374]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