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可使用报警器 口服丙米嗪,每晚临睡前服 平时训练排尿功能
ACD
题目:7岁小儿有遗尿症,每天晚上12点钟总要遗尿一次,对其治疗措施应包括
解析:ACD。原发性遗尿症的治疗:应训练患儿将排尿间隔逐渐延长,每次排尿务必排尽;晚餐后应控制入水量,睡前排尿,不宜过度兴奋;睡熟后父母可在其经常遗尿时间之前唤醒,使其习惯于觉醒时主动排尿,必要时亦可采用警报器协助训练。药物治疗效果约80%左右,常用者为去氨加压素,为抗利尿药,以减少泌尿量,0.1~0.2/次,晚饭前口服,疗程3~6个月。亦可应用盐酸丙米嗪治疗。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性治疗不包括
颅脑放射治疗
侧脑室引流
使用两性霉素B
解析:CDE。预防髓外白血病ALL通常首选大剂量甲氨蝶呤十四氢叶酸钙(HDMTX+CF)方案,配合甲氨蝶呤(MTX)、 Ara-c和地塞米松(Dex)三联药物鞘内注射治疗。ANLL选用三联药物鞘内注射。
[单选题]过敏性紫癜患儿实验室检查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血小板下降
解析: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可累及小动脉、小静脉等,体内常因高凝状态而出现外周血小板的增高,因此可与ITP相鉴别。
[多选题]红细胞内在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主要原因有
血红蛋白异常
红细胞酶缺陷
先天性红细胞膜缺陷
[单选题]足月新生儿因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产钳助产娩出,生后Apgar评分1分钟为2分,5分钟5分,10分钟8分。由于窒息可引起以下病理状态,但不包括
溶血性贫血
解析:新生儿窒息缺氧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容易触发内源性溶血,引起高凝状态和DIC,红细胞破坏可增加,但不会引起溶血性贫血。
[单选题]患儿,女,3岁,因发热2天,咳嗽伴腹痛1天而就诊。查体:T 38℃,神志清,咽充血,扁桃体Ⅱ°大,颈软,颈部可触及黄豆大淋巴结3~4枚,活动,有压痛。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胀,质软,满腹痛,以脐周为主,无腹肌紧张及固定压痛点。血常规:白细胞11.2×109/L,N 65%,L 35%,Hb 128g/L。
上呼吸道感染伴肠系膜淋巴结炎
[多选题]有关蛋白质方面,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
人乳喂养者每日需蛋白质2克/kg
动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量比植物蛋白质中多
蛋白质提供能量的10%~15%
解析:ABDE。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 8%~15%。为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应首先保证能量供给,其次是蛋白质。食物中优质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比例恰当,如动物蛋白、大豆蛋白,生物利用率高,蛋白质供能古总能量的比例则较低。1岁内婴儿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RNI为1.5~3g/(kg? d)。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y074v.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