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晚期可并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
题目:下述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常规和骨髓象检查正确的是
解析: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①血液和骨髓白细胞数多正常,伴有淋巴细胞绝对和相对增多。NHL血源播散较早,约20%原淋巴细胞型在晚期并发白血病,此时血常规酷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约5%组织细胞性淋巴瘤,晚期也可发生急性组织细胞性或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②其他可并发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原免疫细胞或弥漫性原淋巴细胞型常有多克隆球蛋白增多,少数弥漫性小淋巴细胞型可出现单克隆IgC或IgM,以后者为多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按由弱到强的顺序对抗原抗体结合力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疏水作用力
解析:抗原抗体是一种非共价的结合,不形成共价键,需要四种分子间引力参与。其结合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疏水作用力。
[单选题]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骨髓粒系增生减低
解析: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克隆性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缺陷在多能干细胞,主要病理表现为骨髓的纤维化。疾病早期,骨髓造血细胞仍可增生,特别是粒系和巨核系细胞。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多为中、晚幼红细胞,也可见中、晚幼粒细胞,偶见原始粒细胞。
[单选题]患者女性,16岁。患1型糖尿病,因肺部感染,诱发酮症酸中毒,关于其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下降
解析: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显著下降见于Lasy白细胞综合征、慢性皮肤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糖尿病、烧伤等。正常新生儿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亦明显低下。
[单选题]血小板黏附率降低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解析:血小板黏附率降低,反映血小板黏附功能低下,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时,最常选择的血清酶为
胰α淀粉酶
解析:急性胰腺炎时,最常选择的血清酶为胰α淀粉酶。
[单选题]若要将抗体保存5~10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真空干燥保存
解析:采用真空干燥冻干机除去抗血清的水分,封装后可长期保存,一般在冰箱中5~10年内效价不会明显降低。
[单选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
t(15;17)
解析: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的细胞遗传学分型是t(15;17)。
[单选题]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以下不需要的是
大量饮水
解析: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需要同时测定血和尿肌酐浓度,并准确留取24小时尿液。进肉食会产生外源性肌酐,剧烈运动使内源性肌酐的生成增加,两者均应避免。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饮水即可。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z020.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