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 阴疽 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食少便溏 经寒血滞之痛经、闭经 下元虚冷、虚阳上浮之上热下寒证
ABCDE
题目:肉桂的主治病证有( )。
解析:本题考查的要点是"肉桂的主治病证"。肉桂的主治病证: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畏寒肢冷;②下元虚冷、虚阳上浮之上热下寒证;③阳虚中寒之脘腹冷痛、食少便溏;④经寒血滞之痛经、闭经,寒疝腹痛,寒湿痹痛,腰痛;⑤阴疽,痈肿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进口药品不良反应大,对该进口药品应当
撤销进口药品注册证
解析:《药品管理法》第42条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已经批准生产或者进口的药品,应当组织调查;对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大或者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应当撤销批准文号或者进口药品注册证书。
[单选题]湿温潮热不具有的症状是( )
盗汗
解析:考查湿温潮热特点。湿温潮热的特点是午后热甚,并见身热不扬,头身重困,胸闷呕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单选题]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的饮片是
赤芍
解析:本组题考查常用根茎药材饮片的性状特征。赤芍饮片为类圆形切片,外表面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具裂隙。
[单选题]清代的代表本草著作是
《本草纲目拾遗》
解析:《本草纲目拾遗》,清代的代表本草著作,古代中医药学著作。赵学敏编著于(公元1765年,清乾隆30年)。该书是在《本草纲目》刊行100余年之后编著的。其目的是拾《本草纲目》之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绝大部分是民间药,如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等,还有一些外来药品,如金鸡纳(喹啉)、日精油、香草、臭草等。本书除拾《本草纲目》之遗以外,并对《纲目》所载药物备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处给予订正。答案选E
[单选题]面赤多见于
热证
解析:本题考查五色与疾病诊疗的关系。赤为血色,热盛而致脉络血液充盈则面色红赤,故面赤多见于热证。
[多选题]能够清热泻火解毒的中成药是
牛黄解毒胶囊
牛黄至宝丸
板蓝根颗粒
芩连片
解析:1、牛黄解毒胶囊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2、牛黄至宝丸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胃肠积热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口燥咽干、大便燥结。3、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4、芩连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本品用于脏腑蕴热,头痛目赤,口鼻生疮,热痢腹痛,湿热带下,疮疖肿痛。5、导赤丸清热泻火,利尿通便。用于火热内盛所致的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单选题]湿邪致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湿性黏滞
解析:湿邪黏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多黏滞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温、湿痹、湿疹等病,皆因湿邪难以祛除而不易速愈。故此题应选C。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1el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