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不正确,因为不能确定何是因何是果
E
题目:某医生进行一项研究,他随机抽取100例经病理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和100例正常人,检测这两组人群的血清胆固醇,发现病例中有62人低于正常值,而正常人中只有18人低于正常值,因此他认为低胆固醇是大肠癌发生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此结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两个率比较时,什么情况下只能用确切概率法
出现理论数1的格子或样本总例数40
[单选题]一般在妊娠多少周后发现臀位可采用膝胸卧位纠正
28周后
解析:(答案:C)本题是考查对胎位不正的矫正处理的掌握。胎位不正应较早纠正胎位,一般在妊娠28周后发现臀位可采用膝胸卧位或配合艾灸等纠正。故C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观察发现:饮水中氟含量越高的地区,人群龋齿的患病率越低;饮水中氟含量越低的地区,人群龋齿的患病率越高。在寻找病因过程中可以利用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
共变法
解析:(答案:C)根据本题资料,寻找病因可以利用共变法。共变法,是指某因素量的改变,引起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变化,则此因素为可能的致病因素。分析该因素在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以及人群分布中的特点,并与所研究疾病的频率进行比较以形成假设。例如一英国学者发现哮喘死亡率升高与一种治疗哮喘的气溶胶的销售量的增加相一致,当停止该药的销售后,死亡率随之下降,从而建立起哮喘死亡率的变化与此种药物有关的假设。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干扰项。求同法,或称“异中求同法”;是指在不同条件下,如果病人都具有相同的因素,则此因素可能是致病因素。例如1958年川西平原发生一次大规模的以不明原因的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流行,经朱聘等调查发现农民罹患率高,而且参加过支农劳动的国家职工发病率也较高。循“求同法”的思路,找出这两种人群具有的共同因素。原采这两组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职业的人群近期都曾从事过田间下水劳动和垦荒。由此形成假设,即到田间下水劳动和垦荒可能是这次疾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环节。果然,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此次疾病流行属一次罕见的钩端螺旋体病大流行。求异法,或称“同中求异法”’是指处在相同环境中两组人群,如果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并且这两组人群在某种因素的暴露程度上也有所不同,那么这种不同的暴露因素可能是致病因素。例如在同一地区内,察布查尔病只发生在锡伯族,而不发生在当地的其他民族。按求异法的原理,须在民族杂居的地方寻找锡伯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点。通过比较,发现察布查尔病与锡伯族的特殊饮食“米送乎乎”有关。排除法,是指在寻找病因的过程中,针对多个可疑致病因素,利用所掌握的资料排除不可能的因素,保留最可能的因素以形成假设的方法。类推法,是从已知的相似的事件推导所研究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内容
对改建的公共场所选址进行卫生审查
解析:(答案:C)C不属于经常性卫生监督,而是属预防性卫生监督。凡是选址、设计审查等都属预防性卫生监督。而A、B、D、E都属于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内容。
[单选题]某医师欲研究五种职业者的卫生保健知识水平的差别,按照规定,把卫生保健知识水平分成四个等级,以随机抽样方式对每种职业者调查了100人。在分析中应用秩和检验,查χ2界值表,其自由度为
4
解析:(答案:C)在成组设计的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若最小样本的例数不小于 5,则检验统计量H近似服从自由度为K-1的χ2分布,K为组数,本题K=5故自由度等于4。
[单选题]描述不同年龄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宜绘制
圆图
[单选题]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在化学上最主要的特点是
亲电子的活性代谢产物
解析:试题难度:难
[单选题]( 137~139 题共用备选答案)
脊髓灰质炎
解析:在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中,隐性感染者所占的比例较大,只有一小部分感染后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重症和死亡病例罕见。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因此,正确选项为A。
[单选题]涉水产品在水中有害溶出物的深度10μg/L~<50μg/L之间时,其毒理试验包括
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基因突变试验和大鼠90天经口毒性试验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2lmk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