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适度的变态反应时,机体抵抗力最强

C

题目:机体感染结核菌后,产生免疫力,也产生变态反应,两者关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解析:标准答案: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如果此患儿胸部X线检查示淋巴结肿大,正确的诊断是
  •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 [多选题]提示:下腔静脉造影术后7天开始,患儿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右足背动脉搏动亦有所减弱,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局部无波动感。与此同时,腹水增多,腹胀加剧,入院第36天(造影术后20天)行腹腔穿刺,腹水外观清亮,镜检未见细胞,蛋白定量为1.0g/L,培养阴性。上述体征提示该患者可能出现了哪些病情变化
  • 右侧股静脉栓形成

    髂外静脉血栓形成

  • 解析:本问提示有两个方面:一是右下肢肿胀;二是腹水加重。此时,患儿是下腔静脉造影后7天出现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局部皮温无变化。同时,腹水增多,腹水外观清亮,未见细胞,蛋白定量3g/dl,细菌培养阴性。根据这些特点,下肢肿胀是水肿还是血肿?如果是血肿,根据提示,局部无波动感,另外单纯右下肢血肿不能解释腹水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排除C项。关于右下肢局部水肿,是由于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炎性肿胀?还是由于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加上患儿的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患儿右下肢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不符合炎性肿胀。因为炎性肿胀有“红、肿、痛、热”表现。因此,也可以排除右下肢蜂窝组织炎。如上述所分析的,患儿右下肢局部肿胀很可能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加上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患儿原有下腔静脉上段血栓形成,在引起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加上7天前局部静脉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可以在局部诱发新的血栓形成。就其部位而言,我们必须看到该患儿除右下肢肿胀外,还有腹水的增加。血栓形成的部位有可能在右侧股静脉、右骼外静脉、下腔静脉,或一处或多处并存,所以,B、E、G项均为正确答案。另外,右侧股静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肿胀可压迫同侧的股动脉,以致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至于心力衰竭引起的下肢水肿,应该是双下肢水肿且伴有肝脏肿大。如果是全心衰或左心衰可有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表现。因此,F项是错的。根据提示,患儿腹腔穿刺腹水检查的结果是,腹水清亮、无细胞成分、蛋白含量不高、培养阴性。这些不符合原发性腹膜炎引起的腹水表现。

  • [多选题]常见引起本病的病原体包括
  • 埃可病毒

    柯萨奇病毒A组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B组

  • 解析: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是一组肠道病毒,大约有20多种(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4、5、7、9、10、16型,B组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ECHO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l6)最为常见。

  • [单选题]关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ITP的主要作用,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 能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减轻出血

  • 解析:C。糖皮质激素治疗ITP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有抗体吸附的血小板。

  • [单选题]该婴儿常见的并发症不包括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 解析:该婴儿虽体重低,但已足月,肺发育成熟,所以一般不会发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但因宫内有慢性缺氧,可有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 [单选题]该病通常不累及
  • 肠道平滑肌


  • [单选题]WHO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的张力是
  • 2/3张


  • [单选题]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推荐的用药时间及剂量是
  • 发病10天以内,2g/kg,一次滴注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5d93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外科(正高) 重症医学(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辽宁省主管药师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医学检验(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