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是三种补体激活途径共同的末端效应 调节蛋白S蛋白具有阻碍MAC形成的作用 MAC的作用机制是使细胞膜穿孔 HRF、CD59能使细胞不受MAC攻击 MAC由C5~9组成

ABCDE

题目:下列关于MAC的描述,正确的是 ( )

解析:MAC在免疫学中指补体激活后产生的膜攻击复合体,C5b6789n 复合物,即膜攻击复合物MAC,MAC在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穿膜孔道,使细胞膜穿孔,能使水和电解质通过,而不让蛋白质类大分子逸出,最终可因胞内渗透压改变,而使细胞溶解破坏。调节蛋白S蛋白能阻碍MAC形成,HRF、CD59能抵御MAC的作用机制。。插入细胞膜的MAC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解。补体的激活过程依据其起始顺序的不同,可分为三条途径:  ①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的途径,最先被人们所熟悉,故称为经典途径;  ②由MBL结合至细菌启动激活的途径,为MBL途径;  ③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而从C3开始激活的途径,称为旁路途径)。上述三条激活途径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即膜攻击复合物(MAC)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在Ⅰ型超敏反应防治中,最常使用的肾上腺素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 )
  • 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提高胞内Camp浓度

    减少腺体分泌

  • 解析: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是:寻找变应原,避免再接触;切断或干扰超敏反应发生过程中某些环节,以终止后续反应的进行。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及前列腺素E等: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增加CAMP的生成,阻止CAMP的降解,此两类药物均能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抑制致敏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

  • [单选题]即刻法质控经常应用于 ( )
  •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单选题]在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时,沉淀形成快而多,而当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无沉淀形成,成为带现象,其中,抗原极度过剩时为
  • 后带现象


  • [单选题]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是( )
  • 以上均是


  • [多选题]下列有些疾病临床上同时存在贫血及脾肿大,除外 ( )
  •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多选题]机体针对胞外菌的免疫机制有 ( )
  • 单核细胞的杀灭和清除

    粘膜免疫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中性粒细胞的杀灭和清除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流式细胞技术的荧光染料的必备的条件 ( )
  • 发射光波长与激发光波长接近


  • [单选题]MHCⅠ类分子的配体是 ( )
  • CD8


  • [多选题]T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的功能包括 ( )
  • 分泌各种淋巴因子

    具有调节功能

    具有自身反应性

    具有特异性杀伤功能

  • 解析:T淋巴细胞不具有吞噬功能,所以T细胞杂交瘤细胞也没有吞噬功能。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5l0y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放射医学(正高) 呼吸内科(副高) 推拿学(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CT医师 LA技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