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FP

C

题目: 患者男,76岁,因“腹部不适1周”来诊。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30余年,发现肝硬化20年,肝功能失代偿。常规超声:肝硬化,肝右叶低回声结节,3.0 cm×2.8 cm×2.5 cm,似有晕征;脾大。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包括
  • 小脑上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椎动脉

    基底动脉

  • 解析: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分支如下。 (1)脊髓前、后动脉 发自椎动脉,分布于脊髓。 (2)小脑下后动脉 发自椎动脉,分布于小脑后下部及延髓背外侧部。 (3)小脑下前动脉 发自基底动脉,分布于小脑下前部。 (4)小脑上动脉 发自基底动脉,分布于小脑上部。 (5)脑桥动脉 发自基底动脉,分布于脑桥。 (6)迷路动脉 发自基底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入内耳门,分布于内耳。 (7)大脑后动脉 绕大脑脚向背侧,其皮质支主要分布于颞叶下面和枕叶内侧面,以及两叶上外侧面的边缘部。中央支亦起自根部,供应背侧丘脑、内、外侧膝状体及下丘脑等。

  • [多选题]在心动周期中完成心内血液循环的关键因素有
  • 各相通心腔间存在的压差

    瓣膜的单向血流导向作用

    心电传导序列

  • 解析: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主要影响泵血量,不影响完成血液循环。

  • [多选题]散射和绕射的发生是有所区别的,其主要区别有
  • 发生散射的条件为障碍物的大小明显小于波长

    发生绕射时,超声波仅绕过障碍物的边缘行进

    散射时探头接收到的散射回声强度与入射角无明显关系

  • 解析:发生散射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大小明显小于波长,发生绕射的条件为障碍物的大小与波长相当。发生散射时,小障碍物又将成为新的声源,并向四周各个方向发射超声波。

  • [多选题]关于超声造影剂相关的要求及类型,叙述正确的有
  • 造影剂应对人体无毒,无不良反应,不导致气体栓塞,不影响人体血流动力学

    微气泡浓度高,易降解,不致癌,便于保存,稳定性好

    造影剂可分为:氟碳化合物乳浊液、声振人体清蛋白、糖类、脂类、聚合物等

    用于左心腔及外周血管的超声造影剂也可用于心肌造影

    超声造影剂对人体有轻微的损害或不良反应,但不影响这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解析:选项说法均正确。

  • [多选题]关于脉冲重复频率(PRF)与取样门宽度,叙述正确的有
  • PRF是单位时间(s)发射短脉冲的次数,在PW中PRF是个重要参数

    调节PRF可选择PW取样门距探头位置的距离,它限定了仪器最大探测深度

    PRF调定后,可再改变取样门宽度(L)

  • 解析:脉冲重复频率(PRF)是探头在每秒时间发射超声脉冲群的次数,因为在发射超声的间歇期才能接收到频移回声信号,所以能测量的最大频移f与PRF的关系是f=PRF/2,即f的大小受到PRF的限制,为了增大脉冲波多普勒检测高速血流的能力,需要增大PRF。d=c/2PRF,脉冲多普勒取样深度取决于脉冲重复频率(PRF),PRF越高,取样深度越小。故选ACD。

  • [多选题]胎儿颈项透明层(NT)测量时须注意
  • 胎儿头臀长45 mm~84 mm

    胎儿自然伸展姿势时测量,不能过伸和过屈

    应测量多次,并记录测量所得的最大数值

    应将图像尽量放大,使影像只显示胎儿头部及上胸,令测量游标的轻微移动只会改变测量结果0.1 mm

  • 解析:在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测量NT。

  • [多选题]引起闪烁伪像的原因包括 ( )
  • 大血管搏动

    呼吸运动

    心脏搏动

  • 解析:闪烁伪像是局部无血流,而出现血流信号过多:心搏、呼吸、大血管搏动均可以引起闪烁伪像。故选ACE。

  • [多选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常规检查声窗包括
  • 颞窗

    眼窗

    枕窗

    颌下窗

  • 解析:不包括骨窗。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5v0dr.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职业卫生(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针灸学(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营养(师)(代码:210)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