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C

题目:病情平稳后在局麻下做肾活检。病理报告:免疫荧光,IgG(++),IgA(++),IgM(++),C3(+++),Fib(++),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沉积;光镜示肾小球增大呈分叶状,系膜细胞明显增生,肾小球滤过膜增厚并呈双轨状。根据以上病理报告可诊断为何种肾小球肾炎

解析:根据WHO1982年关于肾小球疾病分类方案,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为:①微小病变:免疫荧光阴性。光镜下基本不能发现病变,偶尔可见有系膜细胞轻度增殖或系膜基质轻度产生。②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指部分肾小球和(或)肾小球局部性的病变,病变的性质可以是硬化坏死、增殖、渗出等。③弥漫性病变。A.膜性肾病指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钉突形成,甚至呈梯状结。B. 增殖性病变: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b.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系膜细胞及基质通过副系膜区插入内皮及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并由于免疫复合物的刺激,内皮细胞产生基膜样改变而致“双轨”现象;C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以致毛细血管腔狭窄;d.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该病是膜性增殖性肾炎的一种亚型,除具有膜性增殖性肾炎的改变外,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电子致密物沉积;e.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包氏囊上皮细胞增生并形成新月体(半月体)改变。四、硬化性病变:肾小球肾炎各种病理改变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弥漫性硬化,呈“玻璃球”改变。根据以上的病理特点。本例病理诊断为: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其余均为错误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小儿生理性贫血的好发年龄是
  • 2~3个月


  • [单选题]铁减少期最敏感的诊断指标是
  • 血清铁蛋白测定

  • 解析:血清铁蛋白可较敏感地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在铁减少期已经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升高是红细胞内缺铁的指标。

  • [单选题]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分析
  • pH7.36,PaO280mmHg,PaCO220mmHg


  •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常用的辅助检查是
  • 血常规

    血培养

    C-反应蛋白


  • [单选题]生理性贫血可出现
  • 常发生于2~3个月婴儿,网织红细胞下降


  • [单选题]4个月婴儿可作为补充铁的辅食为 ( )
  • 米汤


  • [单选题]3岁患儿突然高热,发热4小时后反复抽搐,颈项强直可疑。外周血WBC 21×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 解析:病毒性脑炎大多有前驱症状,流行性乙型脑炎、恶性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均有潜伏期。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5y4l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营养(师)(代码:210)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