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单独应用非甾体消炎药不会增加椎管内麻醉导致硬膜外血肿的危险性 氯吡格雷必须停用至少7d,才能实施硬膜外麻醉 接受凝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在用药8~10h后进行椎管穿刺

ABC

题目:关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叙述正确的有

解析: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黏附、激活和聚集而起作用,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硫酸吡啶衍生物(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和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药(阿昔单抗、依替巴肽、替罗非班)。(1)单独应用NSAIDs不会增加椎管内麻醉和拔出硬膜外腔导管导致硬膜外腔血肿的危险性,不必特别考虑单次给药或留置导管与NSAIDs用量、术后监测或导管拔出时间的相互关系。(2)硫酸吡啶衍生物和GPⅡb/Ⅲa拮抗药则必须停用,在其作用完全消除后才能实施椎管内麻醉。停用时间分别为:噻氯匹定14d、氯吡格雷7d、阿昔单抗48h、依替巴肽和替罗非班8h。凝血酶抑制药:重组水蛭素衍生物,包括地西卢定、重组水蛭素和比伐卢定。根据药理学数据,应在用药8~l0h后进行椎管穿刺或硬膜外腔置管、拔管。椎管穿刺或硬膜外腔置管、拔管后至少2~4h才能重新应用水蛭素。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水蛭素排泄减慢导致出血的危险性增加。(1)长期服用维生素K拮抗药如华法林的患者,如果采用椎管内麻醉,阻滞前必须停用华法林,在计划麻醉操作前4~5d比较理想。而且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应恢复正常。(2)对于术前开始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如果首次用药已超过24h,或已第二次服药,椎管内麻醉前应测定PT/INR的值。(3)在硬膜外止痛期间接受小剂量华法林治疗的患者,若距术前首次应用华法林超过36h,应每天监测PT/INR。INR小于1.5才能拔出硬膜外腔导管。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患者的麻醉处理LMWH半衰期长,通常是肝素的2~3倍。美国区域阻滞麻醉协会(ASRS)推荐:(1)在LMWH治疗的同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或口服抗凝药物会增加脊髓血肿的危险性。(2)穿刺和置管的过程中出血不一定要推迟手术。但如需LMWH治疗,应在手术24h后开始。(3)椎管内穿刺和硬膜外腔导管的拔出应在最后一次LMWH给药后至少10~12h进行。拔管2h后才能给予下一次LMWH。【避错】长期服用维生素K拮抗药如华法林的患者,如果采用椎管内麻醉,阻滞前必须停用华法林,在计划麻醉操作前4~5d比较理想。椎管内穿刺和硬膜外腔导管的拔出应在最后一次LMWH给药后至少10~12h进行。拔管2h后才能给予下一次LMWH。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造成心输出量减少的因素有 ( )
  • 压迫眼球

    吸入全麻

    β受体阻滞药

    钙通道阻滞药

    后负荷增加


  • [多选题]烧伤后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
  • 呼吸道烧伤致呼吸道梗阻

    急性呼吸衰竭


  • [多选题]硬膜外间隙哪些段易出现单侧阻滞现象
  • 腰段

    上胸段

    颈段


  • [多选题]判断麻醉深度的临床体征包括
  • 呼吸系统体征

    心血管体征

    眼征

    消化道体征

    骨骼肌体征


  • [多选题]麻醉手术中SNP降压效果不佳,可能是
  • 产生快速耐药

    出现反射性的心动过速

    麻醉偏浅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药物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的是( )。
  • 阿曲库铵+维库溴铵

    潘库溴铵+筒箭毒碱


  • [多选题]多巴胺对受体作用的特点是
  • 激动心脏β1-受体

    激动血管α-受体

    激动血管多巴胺受体

    对β2-受体影响十分微弱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6l6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内科(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重症医学(正高) 核医学(正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执业药师(西药)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