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羌活胜湿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 正确答案 :C
  • 白芷

  • 解析:羌活胜湿汤(《脾胃论》)   【组成药物】羌活 独活 防风 川芎 蔓荆子 藁本 炙甘草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证候】风湿在表之痹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 [单选题]桂苓甘露饮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C
  •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 [单选题]能够润肠通便,富含油脂,治老人、虚人便秘多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火麻仁、郁李仁

  • 解析:润下药   火麻仁   功效:润肠通便,滋养补虚。   主治病证: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10~15g,打碎先煎。   郁李仁   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肠燥便秘;水肿胀满,脚气浮肿。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松子仁   功效:润肠通便,润肺止咳。2014   主治病证:肠燥便秘;肺燥干咳。

  • [单选题]对正常舌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舌边有齿痕

  • 解析: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特点——色:淡红鲜明   质:滋润   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   苔:均匀薄白而润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意义: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   舌神变化(荣、枯)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特征   荣舌(有神) 枯舌(无神)   色 红活明润 晦暗枯涩   体 活动自如 活动不灵活

  • [单选题]下列何药不是天台乌药散的组成药物
  • 正确答案 :D
  • 香附

  • 解析:天台乌药散: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

  • [单选题]外用可拔毒去腐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升药

  • 解析: 升药   功效:拔毒,去腐。   应用:痈疽溃后,脓出不畅,腐肉不去,新肉难生;湿疮、黄水疮、顽癣及梅毒等。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内服。且不用纯品,而多配煅石膏外用。用时,研极细粉末,干掺和调敷,或以药捻沾药粉使用。   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外用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尽者不宜用。   

  • [单选题]治疗妊娠呕恶、不思饮食、脘腹胀闷、胎动不安者,宜选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砂仁

  • 解析:砂仁   性能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应用   1.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2.脾胃虚寒吐泻。   3.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6g,入汤剂宜打碎后下。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 [单选题]胸痹轻证见症为
  • 正确答案 :D
  • 胸中气塞,短气

  • 解析:胸痹病机 原文: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病因病机: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脉见寸微尺弦,微脉见于寸口,可知上焦的阳气虚衰;弦脉见于尺部,可知下焦的阴寒痰浊壅盛,上虚则阴寒痰浊自下乘之,阻闭胸阳故见胸痹心痛。由于上焦阳虚,水气痰饮等阴邪便乘虚而居于阳位,故导致胸中闭塞,阳气不通,不通则痛,故云“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 [单选题]治疗心绞痛的主穴,除心俞、厥阴俞外,还有
  • 正确答案 :C
  • 内关、郄门、阴郄、膻中

  • 解析:心绞痛 【辩证】 主症 典型的心绞痛是突然发作的胸骨下部后方或心前区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 兼见左肩、左上肢前内侧及无名指和小指放射性疼痛。疼痛一般持续5- 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伴有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出汗和恐惧感。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通阳行气,活血止痛。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膻中 内关 阴郄 配穴 气滞血瘀加血海、太冲;痰湿闭阻加中脘、丰隆;心肾阳虚加心俞、肾俞。 操作 毫针泻法。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心、小肠、交感、神门、内分泌。每次选3~5穴,毫针刺,中等刺激强度。

  • [单选题]参苏饮与败毒散二方组成中均不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黄连、黄柏

  • 解析: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生姜 薄荷)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   本方证因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所致。   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臣以川芎,柴胡。佐以桔梗,枳壳,前胡,茯苓。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药。此外,方中人参亦属佐药。   人参,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伤正。 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 紫苏叶 干葛 陈皮 半夏 姜汁 前胡 茯苓 桔梗 枳壳 木香 炙甘草 (生姜 枣)   功用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虚人外感证候辨识   虚人外感: 恶寒,发热   憎寒壮热,脉浮而重取无力   --- 败毒散   咳痰,倦怠无力,舌苔白,脉弱 --- 参苏饮

  • [单选题]既能化痰,又能降肺胃气逆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旋覆花


  • [单选题]正常人背部第1、2胸椎附近可听及的呼吸音是
  • 正确答案 :C
  • 支气管呼吸音


  • [单选题]阳和汤的组成药物除麻黄、白芥子外,其余是
  • 正确答案 :B
  • 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甘草

  • 解析:阳和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仙方活命饮的鉴别应用 本方所治之证乃营血不足,阴寒凝滞肌肉、筋脉、血脉所致。治当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中鹿角胶温补阳气,通阳散结,强壮筋骨;阴血不足,以熟地黄滋补阴血,填精益髓,与鹿角相用,以滋补阴阳,共为君药。寒邪凝结,以干姜、肉桂温阳散寒,干姜偏于助鹿角温阳散寒;肉桂偏于助熟地黄散血中之寒,共为臣药。络脉不通,以白芥子通络化痰散结;麻黄开腠理,启玄府,透邪于外,助白芥子化痰通络消肿散结。《外科证治全生集》曰:“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毒亦随之消矣。”共为佐药。生甘草益气解毒,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效。

  • [单选题]咳嗽五日,痰黄而黏,咳时胸胁作痛,伴见面红目赤,烦热,咽喉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最宜诊断为
  • 正确答案 :C
  • 肝火犯肺证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79mll.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中医儿科学(正高) 中医眼科学(正高) 职业病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护士资格证考试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